法医学杂志 ›› 2008, Vol. 0 ›› Issue (2): 81-84.
杨大利;官大威;张建军;
YANG DA-LI,GUAN DA-WEI,ZHANG JIAN-JUN(SCHOOL OF FORENSIC MEDICINE,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
摘要: 目的研究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和磷酸化黏着斑激酶(phospho-FAK,p-FAK)在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内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小鼠背部切创后损伤区及损伤周边区FAK及p-FAK的表达情况。结果伤后3h,FAK和p-FAK主要表达于多核粒细胞;伤后6~24h,主要表达于大部分浸润的多核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伤后3~14d,主要表达于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伤后FAK的阳性细胞率逐渐增高,于3d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伤后p-FAK的阳性细胞率也逐渐增加,于12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正常皮肤中FAK及p-FAK均有表达。FAK表达强度变化不是十分明显,但仍可见在3d时含量达到最高。p-FAK蛋白含量伤后逐渐增加,12h表达最强,随后逐渐下降。结论在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FAK和p-FAK阳性细胞率呈时间规律性变化,可用于皮肤切创损伤时间的推断。p-FAK呈现出明显的时间规律性变化,说明作为皮肤损伤时间的推断指标要优于F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