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图片丢失啦 法医毒物学新技术

    向平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由《法医学杂志》探讨法医毒物学的发展
    向平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577-58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1
    摘要228)      PDF(pc) (1093KB)(162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LC-MS/MS测定血液、肝组织中的欧夹竹桃苷
    翟金晓,严慧,沈敏,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585-58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2
    摘要489)      PDF(pc) (1403KB)(1241)    收藏
    目的 建立血液和肝组织中欧夹竹桃苷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并应用于夹竹桃中毒致死案例中。 方法 采用乙醚对血液或肝组织进行液液提取,提取物经Agilent ZORBAX SB-C18柱分离,以乙腈和20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electrospray positive ionization,ESI+)、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欧夹竹桃苷。 结果 血液和肝组织中欧夹竹桃苷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5 0),检出限分别为1 ng/mL和2 ng/g,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0.5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71%,准确度为98.42%~111.63%,基质效应为91.52%~106.39%。该方法成功应用于1例疑似夹竹桃中毒致死案例,在尸体心血、尿液、肝组织、胆汁、胃壁组织和胃内容物中均检出欧夹竹桃苷,其含量范围为65.5~29 600.0 ng/mL(ng/g)。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适用于血液、肝组织等生物检材中的欧夹竹桃苷分析,可为夹竹桃中毒的法医学鉴定和临床诊治提供技术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血液中常见除草剂的UPLC-HRMS分析
    杨杨,张晓光,于峰,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590-594,60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3
    摘要470)      PDF(pc) (1637KB)(1110)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血液中10种常见除草剂(百草枯、敌草快、草甘膦、草铵膦、氰草津、莠去津、吡草胺、乙草胺、氯磺隆、甲磺隆)的筛查及定量方法。 方法 以乙腈-水溶液[V(乙腈)∶V(水)=3∶1]为蛋白沉淀剂,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HRMS)对血液中的10种除草剂进行检测。 结果 10种除草剂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0.993),回收率为67.4%~111.9%,相对标准偏差为1.5%~10.8%,准确度为85.1%~106.1%,日内精密度为2.7%~13.5%,日间精密度为3.3%~13.3%。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回收率高,可同时对血液中多种除草剂进行快速准确的定性筛选和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4种常见毒(药)物GC-MS定性分析的保留时间
    刘少丹,闵涛,王玫,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595-60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4
    摘要622)      PDF(pc) (1414KB)(892)    收藏
    目的 探讨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血液中常见毒(药)物的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RT)或相对保留时间(relative retention time,RRT)与对照品之间的最大允许偏差。 方法 采用液液萃取前处理后,经GC-MS的全扫描模式对敌敌畏、甲拌磷、地西泮和艾司唑仑4种常见毒(药)物进行检测。通过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对RT和RRT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 常见毒(药)物RT和RRT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6.0×10-4~14.1×10-3和2.5×10-6~5.9×10-5(k=3),不同质量浓度血样中毒(药)物的RT较稳定。血样中敌敌畏、甲拌磷、地西泮和艾司唑仑RT的绝对偏差≤0.03 min,相对偏差≤0.4%;RRT的绝对偏差≤0.003 min,相对偏差≤0.3%。 结论 推荐GC-MS检测血样中常见毒(药)物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05 min,RRT的最大允许偏差为±0.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氧化乐果在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
    李鹏,王皓玉,毕文姬,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601-605,61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5
    摘要270)      PDF(pc) (1273KB)(822)    收藏
    目的 研究氧化乐果在血液中的分解动力学变化规律。 方法 血液中加入乙腈沉淀蛋白,色谱柱采用Waters BEH C18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为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2 μL;电喷雾离子(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源,正离子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取空白人血液分别添加氧化乐果标准品至质量浓度为0.78、1.40、2.30、4.50、7.20 μg/mL,每种质量浓度均分别置于-20 ℃、4 ℃、20 ℃三种温度条件下保存,于不同时间点(0、1、3、4、7、11、15、24、32、40、48、64、80、96和120 d)检测其中氧化乐果的含量。 结果 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不同质量浓度的氧化乐果在人血液中均呈下降趋势,在-20 ℃、4 ℃、20 ℃保存环境下分解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一室开放模型,可以采用Ct=Coe-αt表示,根据Ct=Coe-αt计算的各样品中氧化乐果含量理论值与实测值接近。 结论 不同质量浓度的氧化乐果在血液中均存在分解现象,且在不同保存环境条件下存在很大差异,实际检案中对疑似氧化乐果中毒的案件,提取检材后应冷冻保存并及时送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人体尿液中卡西酮类毒品的SPE-GC-MS定性定量分析
    王平,刘晓云,刘遥,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606-61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6
    摘要325)      PDF(pc) (1044KB)(1095)    收藏
    目的 建立人体尿液中卡西酮类毒品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E-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 方法 人体尿液样品经固相萃取法提取、七氟丁酸酐衍生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甲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和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采用内标法定量分析,从特异性、精密度、回收率等方面进行方法学验证。 结果 尿液中甲卡西酮、4-甲基甲卡西酮和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在25~200 n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检出限均为2.0 ng/mL,定量限均为25.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6.0%,回收率为98.4%~105.7%。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准确性、特异性好,可以满足滥用药物人员尿液中卡西酮类毒品的定性定量分析,为卡西酮类滥用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新型策划药甲卡西酮的法医毒理学研究现状
    邓燕飞,刘良,杨智曦,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611-61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7
    摘要360)      PDF(pc) (973KB)(1106)    收藏
    卡西酮类新型策划药甲卡西酮与苯丙胺类药物结构相似,具有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近年来被大肆滥用,致残、致死案例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引起广泛关注。甲卡西酮中毒症状主要为心动加速、高温、焦虑、抑郁等,国内外对其毒性机制的法医学研究甚少。本文就其毒理作用、中毒症状、中毒及成瘾机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为相关法医学鉴定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服用新型混合毒品中毒死亡1例
    陈建华,张鹏,曲一泓,等
    法医学杂志    2018, 34 (6): 617-61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8.06.008
    摘要222)      PDF(pc) (880KB)(935)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