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图片丢失啦 新精神活性物质

    沈敏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应对与挑战
    沈敏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453-45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204
    摘要430)      PDF(pc) (1375KB)(120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代谢物鉴定研究进展
    李乐, 赵君博, 严慧,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459-46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602
    摘要599)      PDF(pc) (1900KB)(1614)    收藏
    合成大麻素类是目前涵盖物质种类最多、滥用最为严重的一类新精神活性物质,代谢物鉴定研究可以为合成大麻素滥用监测提供基础数据,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合成大麻素结构修饰的主要趋势是戊基吲哚或吲唑环戊基末端上的氟原子取代为氢原子,这大大提高了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涉及的主要代谢反应包括羟基化、氧化脱氟、酰胺水解、酯水解。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已成为代谢物结构鉴定的首选方法。本文基于合成大麻素的结构和分类,着重对代谢软件预测以及人肝细胞模型、人肝微粒体模型、大鼠体内模型、斑马鱼模型和真菌秀丽线虫模型在代谢物鉴定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城市生活污水中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监测研究进展
    原帅, 骆如欣, 向平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470-47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601
    摘要513)      PDF(pc) (1149KB)(1193)    收藏
    近年来,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作为第三代毒品迅速扩张,已经成为我国禁毒防控体系中的重要关注点。而污水分析作为目前禁毒领域的毒情监测新技术,是一种客观、实时、准确、便捷、有效的毒情监测方法,近些年逐渐应用于NPS的监测。本文对生活污水样品的采集、目标物稳定性研究、生活污水样品前处理、生活污水样品分析方法、目标NPS消耗量计算以及实际监测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构建污水中NPS监测体系,实时、准确掌握城市NPS使用信息,反映不同类型NPS的实际消费量以及短时间内的消费趋势,同时对其滥用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于打击NPS犯罪、服务和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毛发中7种常见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分析及应用
    施妍, 周莉英, 沈保华,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479-485,49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301
    摘要564)      PDF(pc) (1235KB)(1057)    收藏
    目的 建立毛发中常见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方法。 方法 将20 mg毛发加入1 mL内标甲醇溶液,经冷冻研磨、超声提取后,提取物经ACQUITY UPLC HSS T3柱(100 mm×2.1 mm,1.8 μm)分离,流动相A为含20 mmol/L乙酸铵、0.1%甲酸、5%乙腈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集数据。 结果 毛发中7种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5~2 pg/mg,定量限为1~5 pg/mg,日内、日间精密度为0.1%~12.6%,日内、日间准确度为89.2%~110.7%,提取回收率为52.3%~93.3%,基质效应为19.1%~95.2%。 结论 建立的测定方法样品制备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法医学鉴定实践毛发中常见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可疑植物制品中合成大麻素5F-EDMB-PICA的鉴定
    孟鑫, 花镇东, 贾薇,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486-49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304
    摘要561)      PDF(pc) (1838KB)(1035)    收藏
    目的 探讨无对照品时可疑植物制品中未知合成大麻素的定性分析策略。 方法 采用甲醇对植物制品中的合成大麻素进行提取,提取液经旋转蒸发仪浓缩后采用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合成大麻素制备样品,综合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对制备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 结果 采用制备液相得到10 mg高纯度未知样品,采用GC-MS、UPLC-QTOF-MS和NMR进行分析,通过谱图解析,最终确定未知合成大麻素为2-[1-(5-氟戊基)-1H-吲哚-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乙酯,简称5F-EDMB-PICA。 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采用制备液相从低含量植物制品中提取未知合成大麻素的方法,并综合利用GC-MS、UPLC-QTOF-MS、NMR实现了对未知物结构的解析,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法庭科学实验室在鉴定实践中鉴定该物质或其他具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新精神活性物质4F-MDMB-BUTINACA在斑马鱼体内的代谢
    岳琳娜, 向平, 宋粉云,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493-49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401
    摘要719)      PDF(pc) (2822KB)(1015)    收藏
    目的 通过建立斑马鱼模型研究合成大麻素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4F-MDMB-BUTINACA)的体内代谢转化途径。 方法 将6条成年斑马鱼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条。实验组斑马鱼在4F-MDMB-BUTINACA(1 μg/mL)药液中暴露染毒24 h后转移到清水中清洗3次,进行样品前处理,待仪器分析。空白对照组斑马鱼不暴露于4F-MDMB-BUTINACA。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结合Mass Frontier软件对4F-MDMB-BUTINACA及其代谢产物进行质谱解析和结构分析。 结果 斑马鱼体内共检测到4F-MDMB-BUTINACA的26个代谢产物,包括18个Ⅰ相代谢产物以及8个Ⅱ相代谢产物。4F-MDMB-BUTINACA在斑马鱼体内的Ⅰ相代谢途径主要包括酯水解、脱烷基化、氧化脱氟和羟基化,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是主要的Ⅱ相代谢转化途径。 结论 酯水解代谢产物Md24和酯水解脱氢代谢产物Md25被推荐为4F-MDMB-BUTINACA滥用的良好生物标志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离子色谱法用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盐型测定
    陈月猛, 花镇东, 刘翠梅,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500-50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402
    摘要339)      PDF(pc) (1155KB)(879)    收藏
    目的 建立新精神活性物质(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盐型测定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 方法 建立离子色谱法分析NPS样品中6种有机酸根离子(乙酸根、酒石酸根、马来酸根、草酸根、富马酸根、柠檬酸根)和5种无机阴离子(氟离子、氯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222份缴获NPS样品(103份含合成大麻素类,81份含卡西酮类,44份含苯乙胺类,12份含色胺类,7份含苯环利啶类,6份含哌嗪类,2份含氨基茚满类,26份含芬太尼类,43份含其他类)中的盐型进行分析。 结果 各阴离子在相应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0.05 mg/L,定量限为0.1~0.5 mg/L。合成大麻素类样品中,除(4-苄基哌嗪-1-基)[1-(5-氟戊基)-1H-吲哚-3-基]甲酮(5F-BEPIRAPIM)为盐酸盐外,其余102份均为碱型;81份卡西酮类、44份苯乙胺类、7份苯环利啶类、2份氨基茚满类样品的盐型均为盐酸盐;色胺类样品的盐型包括碱型、盐酸盐、富马酸盐、草酸盐4种;哌嗪类样品的盐型包括盐酸盐和碱型2种;芬太尼类和其他类样品的盐型包括碱型、盐酸盐、柠檬酸盐3种。 结论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NPS样品的盐型进行分析,简单、准确、高效,使得NPS定性和定量结论更加科学、严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4F-MDMB-BUTINACA和MDMB-4en-PINACA的检测
    王跨陡, 袁晓亮, 张玉荣,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505-51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300501
    摘要1068)      PDF(pc) (2265KB)(1358)    收藏
    目的 建立联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FTIR)、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多种技术鉴定可疑未知物的方法。 方法 对实际案件中缴获的可疑检材(灰白色粉末和黄色晶体)分别采用FTIR、GC-MS(溶剂为甲醇)、高分辨质谱(溶剂为甲醇)及NMR(溶剂为氘代甲醇)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GC-MS测得样品中主要组分的质谱特征离子m/z分别为219(基峰)、363、307、304、275、145、131和213(基峰)、357、301、298、269、185、171、145、131,高分辨质谱实测的精确质量数[M+H]+分别为364.203 61和358.212 34。经查阅资料和数据库检索比对再结合红外分析和质谱数据分析,可判断未知样品为合成大麻素类新精神活性物质2-[1-(4-氟丁基)-1H-吲唑-3-甲酰氨基]-3,3-二甲基丁酸甲酯(4F-MDMB-BUTINACA)和3,3-二甲基-2-[1-(4-戊烯-1-基)-1H-吲唑-3-甲酰氨基]丁酸甲酯(MDMB-4en-PINACA),并采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 结论 建立的多技术联合鉴定方法能用于未知样品中4F-MDMB-BUTINACA和MDMB-4en-PINACA的鉴定。该方法快速、方便、准确、可靠、实用,能够对今后涉及此类物质的案件鉴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高分辨质谱联合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4-OH-MET和4-AcO-DMT
    丁珂然, 倪春芳, 何思阳,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511-515,52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305
    摘要546)      PDF(pc) (1792KB)(1017)    收藏
    目的 利用高分辨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检测涉毒案件中涉及的未列管的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方法 将实际案例中缴获的白色和褐色粉末经提取后使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QTOF-MS)、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四极杆-轨道阱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linear ion trap quadrupole-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UPLC-LTQ-Orbitrap MS)和核磁共振氢谱(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等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白色粉末经GC-QTOF-MS检测,组分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峰有m/z 218.141 0(分子离子峰)、72.080 6(基峰)等;经UPLC-LTQ-Orbitrap MS检测,质子化分子离子为m/z 219.149 4,碰撞诱导解离模式下主要的二级质谱离子有m/z 160.076 3、72.080 8。褐色粉末经GC-QTOF-MS检测,组分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峰有m/z 246.135 7(分子离子峰)、58.065 1(基峰)等;经UPLC-LTQ-Orbitrap MS检测,质子化分子离子为m/z 247.145 0,碰撞诱导解离模式下主要的二级质谱离子有m/z 202.087 1、160.076 3、134.060 5。经NIST 17谱库检索和1H-NMR共同确认白色粉末和褐色粉末分别含有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甲基-N-乙基-4-羟基色胺(4-OH-MET)和N,N-二甲基-4-乙酰氧基色胺(4-AcO-DMT)。 结论 GC-QTOF-MS、UPLC-LTQ-Orbitrap MS和1H-NMR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对未知的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鉴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QuEChERS结合UPLC-MS/MS检测血液中3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
    侯伟, 王燕燕, 张瑛,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516-52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205
    摘要305)      PDF(pc) (1513KB)(983)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快速筛查和检验人体血液中3种色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N,N-二烯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DALT)、N-甲基-N-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MiPT)、N,N-二异丙基-5-甲氧基色胺(5-MeO-DiPT)的方法。 方法 分别考察了萃取剂种类、盐析剂种类及用量、吸附剂用量等条件对3种色胺类物质检验结果的影响。血液样品经QuEChERS方法处理后采用UPLC-MS/MS法进行检测。 结果 人体血液中5-MeO-DALT、5-MeO-MiPT、5-MeO-DiPT分别在0.5~100、0.5~100、0.2~1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1~0.2 ng/mL,回收率范围在84.86%~94.57%,日内及日间精密度良好。 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操作、回收率高,适用于血液中色胺类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够为公安机关处理相关案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缴获可疑物中二甲基色胺成分分析3例
    徐金伦, 何思阳, 乔迪, 等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4): 524-52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303
    摘要210)      PDF(pc) (1164KB)(747)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