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学杂志 ›› 2019, Vol. 35 ›› Issue (1): 48-51,57.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9
王耀宾1, 王丽丽2, 钟世亮3
WANG Yao-bin1, WANG Li-li2, ZHONG Shi-liang3
摘要: 目的 研究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的法医学特征,年龄与伤后脑萎缩发生间隔时间的关系,以及颅脑损伤程度与脑萎缩程度的关系。 方法 从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特点、脑萎缩临床特征、脑萎缩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对25例颅脑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案件的法医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全部案例伤后脑萎缩发生间隔时间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为0.442(P<0.05),50岁以上两者r为0.341(P>0.05),50岁以下两者r为0.904(P<0.05)。全部案例颅脑损伤程度与脑萎缩程度的r为0.579(P<0.05),重度颅脑损伤与脑萎缩程度的r为0.788(P<0.05)。 结论 颅脑损伤越重,脑萎缩程度越严重。重型颅脑损伤可发生不同程度弥漫性脑萎缩,轻、中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萎缩以轻度、中度为主。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遇到被鉴定人存在导致脑萎缩自身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时,需结合案件材料全面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伤病关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