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家兔溺死模型肺CT影像参数的特征性变化及3D虚拟测量
    简俊祺,邓德元,万雷,等
    2019, 35(1): 1-4,1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1
    摘要 ( 324 )   PDF(8160KB) ( 1160 )  
    目的 应用虚拟解剖技术对比分析实验性家兔溺死模型肺部CT影像的死后特征性改变及3D虚拟模型相关参数的差异,探讨其在法医病理学溺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建立家兔溺死模型,并以失血性休克、机械性窒息的动物模型做对照。对实验动物行CT断层扫描,通过断层图像形态学阅片观察比较各组间影像学特征差异。将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4.0软件进行3D建模,通过软件自动化分析计算出肺部CT值和肺体积,分析不同死亡原因引起的肺部CT值及体积差别。 结果 溺死组肺部CT影像均表现为特征性的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弥漫性均匀一致的密度增高影),失血性休克组相应部位未见明显异常,机械性窒息组仅少部分有类似改变。与失血性休克和机械性窒息组相比,溺死组肺部CT值和体积均明显增大(P<0.05)。 结论 在死后肺部影像的基础上,结合肺体积及CT值变化,可有效反映出溺死尸体肺部虚拟解剖特征性改变,为溺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的表达
    金馨,赵建新,姚艺,等
    2019, 35(1): 5-1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2
    摘要 ( 304 )   PDF(7219KB) ( 966 )  
    目的 通过检测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及作用。 方法 制作小鼠皮肤损伤模型,分别取对照组和损伤后6 h、12 h、1 d、3 d、5 d、7 d、10 d、14 d的损伤处皮肤组织,应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创口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NXA1的表达。 结果 HE染色显示皮肤创口正常愈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对照组ANXA1表达于表皮、毛囊、皮脂腺、血管内皮;实验组伤后6~12 h在创口周边区表皮及皮肤附件中ANXA1表达增强,在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单核细胞中呈高表达;伤后1~3 d ANXA1阳性表达以单核细胞为主;伤后5~10 d,ANXA1阳性表达以新生血管内皮及成纤维细胞为主;伤后14 d仍有少量成纤维细胞表达ANXA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伤后6 h与对照组相比,ANXA1表达明显升高,在1 d时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降。 结论 ANXA1可能参与了皮肤损伤修复的调控,在愈合过程中呈一定的时序性变化,有望成为推断创口形成时间的生物学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下肢直接数字X线摄影推算四川汉族女性身高
    崔井会,骆莹贞,常云峰,等
    2019, 35(1): 11-1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3
    摘要 ( 282 )   PDF(1060KB) ( 932 )  
    目的 探究下肢长骨与个体身高的关系,建立当代四川汉族女性身高推算的数学模型,为法医学个体识别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71例四川汉族女性个体,应用大平板多功能数字化摄影系统采集全下肢正位X线片,测量下肢长骨相关指标,同时测量被研究者的身高,对下肢长骨各指标与身高的相关性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身高推算的数学模型。同时,运用该数学模型,对另外29例四川汉族女性的身高进行推算,以检验上述身高推算模型的准确性。 结果 股骨最大长(x1)与身高的相关性最高;建立身高推算线性回归方程13个(P<0.05),复相关系数(R)为0.821~0.897,标准估计误差(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SEE)为2.994~3.812 cm。经回代检验,方程y=41.604+1.205 x1+1.318 x6+2.444 x12+1.852 x13-2.388 x14的平均绝对误差最小(2.485岁),±2SEE准确率最高(92.9%);方程y=48.783+2.568 x1的±1SEE准确率最高(60.7%)。 结论 利用下肢长骨进行身高推算准确性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甲基化的年龄推断模型构建与效能评估
    李姗飞,彭付端,王建宁,等
    2019, 35(1): 17-2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4
    摘要 ( 439 )   PDF(1263KB) ( 1375 )  
    目的 筛选与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个体年龄相关的DNA甲基化位点并构建年龄推断模型。 方法 筛选21个候选甲基化位点,使用EpiTYPER技术平台在476份汉族男性血液DNA中检测包含上述位点在内的21个扩增片段,共获得153个DNA甲基化位点数据。 结果 通过相关性分析,最终筛选出8个与年龄高度相关的DNA甲基化位点,其中CpG1、CpG2、CpG4、CpG7和CpG8分别位于TRIM59、RASSF5、Clorf132、CSNK1D和ELOVL2上,CpG5、CpG6均位于PDE4C上,CpG3位于17号染色体21452808位置上。其中352份样本用于模型构建,基于这8个位点构建的多元线性回归年龄推断模型,R2=0.93,平均绝对偏差(mean absolute deviation,MAD)为2.69岁;109份样本用于模型验证,MAD为3.80岁。在15份新的样本中重复检测三次,MAD分别为4.08岁、4.68岁和3.93岁。 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中国北方汉族男性个体年龄的推断模型,可用于公安实战中受害者和嫌疑人的年龄推断,缩小案件的侦查范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71个Y-SNP位点在西北汉族人群的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
    张立男,宋雨桐,姜磊,等
    2019, 35(1): 23-29,3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5
    摘要 ( 275 )   PDF(1551KB) ( 921 )  
    目的 分析Y染色体上71个SNP位点在西北地区汉族人群的多态性,评价其法医学应用价值,并整合前期研究成果,筛选出适用于华东、华南、西北地区汉族人群法医学检验的Y-SNP位点。 方法 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对西北地区202名汉族男性无关个体进行71个Y-SNP位点的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值,同时结合前期研究所取得的数据筛选出适用于西北、华南和华东汉族群体的Y-SNP位点。 结果 在所检测的71个位点中,有67个位点在西北汉族男性人群中呈多态性分布,GD值在0.010 0~0.502 2,中度信息量(0.2≤GD<0.3)的位点有22个,高度信息量(GD≥0.3)的位点有25个,同时适用于西北、华南和华东汉族群体的位点有26个。 结论 Y-SNP位点在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中具有应用价值,在判断人群分布及迁移信息方面亦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2017年SCIE收录的法庭科学领域文献分析
    史格非,黄平,刘宁国,等
    2019, 35(1): 30-3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6
    摘要 ( 461 )   PDF(1473KB) ( 1107 )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近10年法庭科学领域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的文献进行分析,以了解本领域的研究现状、特点和趋势。 方法 利用Web of Science(WoS)信息服务平台检索2008—2017年法庭科学领域文献,筛选文献数量及国家(地区)分布、文献类型、来源期刊、科研机构、研究方向、作者、基金资助机构、高引文章等,通过期刊引证报告检索期刊的影响因子,对所有检索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 2008—2017年法庭科学领域共有文献21 001篇,以论文文献为主,主要语种为英语。病理学领域发文量最多,中国大陆以遗传学和遗传性领域最多。文献来源于18种期刊,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发文量居首位,2017年期刊影响力报告中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Genetics的影响因子最高(5.637)。2017年中国大陆的发文量较2016年增加了48.50%,高于全球(32.63%)和发文量排名前5位国家(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全球和中国大陆每家机构平均发文分别为1.98、1.17篇,平均每位作者的发文量分别为0.53、0.36篇。28.17%的文献获得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文献最多(192篇)。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有366次。 结论 近10年间法庭科学领域文献总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大陆文献近年增长迅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年的资助力度较为稳定,中国大陆将有更多高质量文献产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重庆地区102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杨智曦,魏泽红,邹星,等
    2019, 35(1): 39-4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7
    摘要 ( 248 )   PDF(996KB) ( 853 )  
    目的 从法医学角度分析围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为法医学鉴定提供指导。 方法 对2004—2016年重庆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102例围产儿尸体解剖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02例围产儿死亡中新生儿死亡66例(64.71%)、死胎24例(23.53%)、死产12例(11.76%)。66例新生儿出生1 d内死亡39例(59.09%),1~3 d死亡19例(28.79%),>3~7 d死亡8例(12.12%)。新生儿死亡原因前三位分别为肺部疾病、先天畸形、脐带及胎盘异常,而死胎、死产的死亡原因主要为脐带及胎盘异常、宫内窒息。 结论 肺部疾病、脐带及胎盘异常、先天畸形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需加强孕前检查及产前监护,普及孕期保健知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2具井中尸体的法医学分析
    崔万超, 张文娟
    2019, 35(1): 44-4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8
    摘要 ( 380 )   PDF(980KB) ( 1285 )  
    目的 探讨井中尸体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总结抛尸入井和自杀投井的差别,为此类案件的法医学分析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河南省许昌市2004—2016年51例与井相关的案件资料,涉及52具尸体,对死亡对象、死亡时间、井、尸体检验、硅藻检验等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 52具尸体中男女性比例为1∶2.5,年龄>20~50岁42人(80.8%)。实际死亡时间8 d以内的死亡时间推断准确率为75.0%,8 d及以上的死亡时间推断准确率为54.2%。井的种类以直径60~100 cm的小型大口井居多(84.3%)。他杀案件中死亡原因多为机械性损伤和窒息(90.3%),尸体姿势头下脚上较多(58.1%);自杀案件中多为溺死(85.0%),尸体姿势头上脚下较多(65.0%);自杀者体表擦伤多见(95.0%)。 结论 井中尸体案件的分析应依据现场勘验、尸体检查、辅助检验结果并结合侦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25例法医学分析
    王耀宾,王丽丽,钟世亮
    2019, 35(1): 48-51,5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09
    摘要 ( 263 )   PDF(1090KB) ( 989 )  
    目的 研究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的法医学特征,年龄与伤后脑萎缩发生间隔时间的关系,以及颅脑损伤程度与脑萎缩程度的关系。 方法 从性别、年龄、颅脑损伤特点、脑萎缩临床特征、脑萎缩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对25例颅脑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案件的法医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外伤后弥漫性脑萎缩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重型颅脑损伤为主。全部案例伤后脑萎缩发生间隔时间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为0.442(P<0.05),50岁以上两者r为0.341(P>0.05),50岁以下两者r为0.904(P<0.05)。全部案例颅脑损伤程度与脑萎缩程度的r为0.579(P<0.05),重度颅脑损伤与脑萎缩程度的r为0.788(P<0.05)。 结论 颅脑损伤越重,脑萎缩程度越严重。重型颅脑损伤可发生不同程度弥漫性脑萎缩,轻、中型颅脑损伤后弥漫性脑萎缩以轻度、中度为主。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遇到被鉴定人存在导致脑萎缩自身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时,需结合案件材料全面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伤病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涉及骨科医疗损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
    史芳,张毛影,马静媛,等
    2019, 35(1): 52-5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0
    摘要 ( 299 )   PDF(1010KB) ( 1052 )  
    目的 分析骨科医疗损害特点,探索骨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原则和方法,为今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统一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方法 收集2002—2015年西安交通大学法医学司法鉴定中心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364例,对其中100例涉及骨科医疗损害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 在100例骨科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例中,涉案医院104家,判定有过错的95例,无过错的9例,过错原因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对病情观察、预计不足”占27.9%、“术中操作不当”占17.3%、“误诊误治、漏诊漏治”占12.5%。诊疗后果以残疾居多,占61%;其次为病程延长,占31%;死亡较少,占8%。判定有因果关系的95例,占91.4%;无因果关系的9例,占8.6%。医方过错原因力分布在次要原因(25%)的为56例,占53.9%;主要原因(75%)的为20例,占19.2%。 结论 全面分析骨科损害后果的成因,区分引发医疗过错发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是判定骨科医疗过错原因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应用
    O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辅助诊断
    李洋,张宁,王成铭,等
    2019, 35(1): 58-6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1
    摘要 ( 251 )   PDF(2357KB) ( 1101 )  
    目的 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在法医学鉴定中辅助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梗死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利用OCT及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方法检查5例冠心病猝死尸体的冠状动脉、心肌梗死组织病理学样本,并进行形态学、局部测量指标的统计学比较。 结果 在OCT影像中,冠状动脉各层边界清楚,粥样斑块与HE切片有良好的形态学对应关系。OCT影像中的正常心肌光信号较弱,呈高吸光性,而心肌梗死区纤维瘢痕组织内则显示出较强光信号,呈低吸光性。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纤维帽厚度和中膜厚度在OCT与H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CT影像中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光密度值(1 226.24±622.66)与正常心肌的光密度值(3 707.90±962.98)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OCT影像与HE图像中形态学的一致性较好,OCT有望成为冠状动脉及心肌梗死组织法医病理学检验的初筛手段,对提高诊断准确率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人群17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杨扬, 童继军
    2019, 35(1): 63-6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2
    摘要 ( 478 )   PDF(908KB) ( 1131 )  
    目的 调查新疆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人群17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 应用17+1试剂盒对新疆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10 094名无关个体血样进行复合扩增和检测,得到17个STR基因座分型,统计各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布和群体遗传学参数,并与中国汉族、伊犁地区维吾尔族、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进行差异性比较。 结果 在10 094名维吾尔族无关个体中共发现252个等位基因,经卡方检验,除vWA基因座外,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13S317等14个基因座为高鉴别力基因座。17个STR基因座在阿克苏地区维吾尔族人群和中国汉族人群中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差异,与三个新疆维吾尔族群体表现为部分基因座存在差异。 结论 17个STR基因座均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获得的数据可为新疆阿克苏地区法医学实践中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于天水,葛鲁邹,曹济民
    2019, 35(1): 68-7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3
    摘要 ( 476 )   PDF(925KB) ( 1160 )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表现为去神经支配、交感神经芽生及交感神经分布密度增高,与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发生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甚至心脏性猝死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心脏交感神经解剖结构、交感神经形态和功能重构及其在陈旧性心肌梗死鉴定中的作用,以期为法医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冻保存尸体对法医病理学鉴定的影响
    贾宇晴,金国栋,田美慧,等
    2019, 35(1): 74-7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4
    摘要 ( 540 )   PDF(899KB) ( 1310 )  
    由于冷冻保存能有效减缓尸体腐败进程、延长尸体的保存时间,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尸体保存方式。然而此种保存方式会对尸体造成一定程度的非特异性影响而干扰法医病理学鉴定。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及实际鉴定中常遇到的相关问题,分别从解剖所见、组织形态学、死后生物化学、死后影像学等方面浅析冷冻保存对尸体的影响,以期对我国法医工作者在法医病理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蛋白质组学及其在法医病理学中的应用
    韩刘君, 徐红梅, 陈龙
    2019, 35(1): 78-8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5
    摘要 ( 650 )   PDF(898KB) ( 1768 )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其应用前景已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得到印证,如发现新的疾病生物标志物、鉴定疾病相关蛋白质、开发新的药物靶点等,但在法医学领域尤其是法医病理学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研究技术以及国内外学者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法医病理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法医病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规模平行测序在混合斑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刘京,何光林,侯一平,等
    2019, 35(1): 84-88,9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6
    摘要 ( 329 )   PDF(1001KB) ( 1190 )  
    混合斑是性犯罪案件中常见的生物检材,对其分析及结果解释是法医学检验中的难点之一。目前用于混合斑检测的遗传标记主要依赖于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分离技术,而检测结果分析方法主要为包含率法及似然率法。由于CE技术分辨率有限,并不能充分发挥各遗传标记的效能,因此拆分混合斑的能力有限。近年来,兴起的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技术不仅能获得遗传标记的碱基序列信息,而且具有并行检测多种遗传标记的能力,衍生出新的分析方法,为法医混合斑检测分析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拟对混合斑分析常规技术及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在混合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旨在为后期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毛发中苯丙胺类毒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任冠恒,燕启江, 唐鹰,等
    2019, 35(1): 89-9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7
    摘要 ( 424 )   PDF(909KB) ( 1490 )  
    苯丙胺类毒品是由人工合成的化学类合成毒品,在我国泛滥的程度越来越高。毛发作为在毒物检验中的一种常见检材,与传统的人体体液检材(血液、尿液)相比,毛发检材具有易保存、稳定、检测时限长等优点,在法庭毒物分析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目前,人毛发中检测苯丙胺类毒品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其分析结果的有效性也被法庭采纳和认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毛发检材中苯丙胺类毒品的检测研究进展,包括毛发的前处理方法和检测分析方法的发展情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药源性医疗损害司法鉴定的方法与步骤
    张德雨,张纯兵,宋孝飞,等
    2019, 35(1): 95-9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18
    摘要 ( 180 )   PDF(902KB) ( 7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论坛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部分器官系统残疾条款相关问题的探讨
    占梦军,范飞,施蕾,等
    2019, 35(1): 105-11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0
    摘要 ( 208 )   PDF(1040KB) ( 12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损害
    纵隔囊肿切除术后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鉴定1例
    葛建荣,葛志强
    2019, 35(1): 111-11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1
    摘要 ( 165 )   PDF(879KB) ( 7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报道
    急性乙醇与一氧化碳协同中毒致死1例
    罗桑旦增,童昉,刘佳,等
    2019, 35(1): 113-11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2
    摘要 ( 222 )   PDF(881KB) ( 9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窦房结动脉重度狭窄致猝死1例
    张明昌,林俊毅,顾毅恒,等
    2019, 35(1): 115-11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3
    摘要 ( 162 )   PDF(1922KB) ( 7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合并梅毒致死胎法医学鉴定1例分析
    王拴,赵丽,严赫,等
    2019, 35(1): 116-11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4
    摘要 ( 173 )   PDF(1995KB) ( 7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胸骨骨折合并肋骨骨折致伤方式推断法医学鉴定1例
    石昆, 陈旭, 任嘉诚
    2019, 35(1): 118-11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5
    摘要 ( 271 )   PDF(870KB) ( 9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幼儿颅骨生长性骨折伤病关系鉴定1例
    石振金,闫倩文,马晨丽,等
    2019, 35(1): 120-12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6
    摘要 ( 179 )   PDF(1171KB) ( 7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动静脉畸形致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误诊重新鉴定1例
    黄建松,李春晓,鲁勇虎,等
    2019, 35(1): 122-12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7
    摘要 ( 174 )   PDF(987KB) ( 5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蛛网膜囊肿合并硬脑膜下积液法医学鉴定1例
    安永明,黄惠洁,张志威
    2019, 35(1): 125-12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8
    摘要 ( 175 )   PDF(789KB) ( 6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骨盆骨折致严重畸形愈合1例
    查朝昕,蒋阳
    2019, 35(1): 127-12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29
    摘要 ( 163 )   PDF(659KB) ( 6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包脂肪垫挫伤法医学鉴定1例
    胡火梅, 程元庆,徐小龙
    2019, 35(1): 129-13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1.030
    摘要 ( 148 )   PDF(671KB) ( 6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