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当前位置: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北京地区尸食性蝇类调查
    陈禄仕, 朱光辉
    法医学杂志    2017, 33 (3): 267-270.   DOI: 10.3969/j.issn.1004-5619.2017.03.011
    摘要1628)      收藏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目前尸食性蝇类数目及常见尸食性蝇类的季节分布。 方法 采用动物尸体或组织诱捕和饲养的方法采集尸食性蝇类标本,对其进行分类保存后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 北京地区尸食性蝇类为4科9亚科21属46种,其中有12种是北京新记录种。尸食性蝇类具有区域性分布和季节性分布的特性。 结论 北京地区尸食性蝇类及常见的尸食性蝇类季节分布数据,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尸体系统解剖大体观察报告
    刘茜,王荣帅,屈国强,等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21-2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5
    摘要6693)      PDF(pc) (2523KB)(4468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黑熊袭击致死法医学鉴定3例
    申洪伍, 陈华国, 苟清波, 范贤玲, 张国艳, 赵东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4): 560-56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908
    摘要24588)   HTML14521)    PDF(pc) (2343KB)(16962)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回顾与展望
    王慧君,杜思昊,岳霞,等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16-2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4
    摘要1821)      PDF(pc) (1293KB)(12200)    收藏
    自2003年以来,冠状病毒已造成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为代表的多次全球流行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2019年12月至今,湖北武汉爆发的COVID-19,已对人民健康、生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截至目前,COVID-19的病理学诊断较为缺乏,尚局限于穿刺器官病理所见,广大医疗工作者对其病理特点认识不足。COVID-19与SARS、MERS一样,致病源均属冠状病毒科,均引起病毒性肺炎,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对上述3种疾病尸体检验所见的病理学特征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以期为COVID-19的病理学改变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人工智能技术时代法医学科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
    方雅婷,兰琼,解通,等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77-8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16
    摘要3404)      PDF(pc) (1303KB)(5782)    收藏
    传统的法医学鉴定依赖于法医专家提取信息,运用医学、生物学等多领域知识结合工作经验作出鉴定意见,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难以克服的主观因素。在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为法医学带来了新思路。近些年,国内外法医学者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了人脸识别、年龄及性别鉴定、DNA分析、死亡时间推断、损伤以及死亡原因鉴定等多方面的研究,显示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法医学鉴定问题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适应时代发展的崭新技术手段,为法医学带来新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如何科学应对这些挑战,形成人工智能和法医学协同发展的“人工智能+法医学”新模式,是大数据时代下法医学发展的新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口服“rush”中毒死亡1例
    裴明, 彭光洋, 唐志龙, 李正东, 邹冬华, 张建华, 秦志强, 陈忆九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6): 883-88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811
    摘要6166)   HTML1598)    PDF(pc) (970KB)(5246)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从SARS-CoV到SARS-CoV-2:法医传染病尸体检验的应对与挑战
    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1-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1
    摘要627)      PDF(pc) (979KB)(4706)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建议指南(试行稿)
    毛丹蜜,周南,郑大,等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6-1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3
    摘要732)      PDF(pc) (1102KB)(4542)    收藏
    尸体检验对于阐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理变化、致病机制和死亡原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更加科学精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结合法医病理学检验工作实际,从案情调查、解剖室要求、个体防护、尸表及解剖检验和辅助检查等方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的法医病理学检验建议指南(试行稿)》,供法医学和病理学检验机构及检验人员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儿童性虐待的法医学鉴定
    曹喆,安志远,赵宇,等
    法医学杂志    2019, 35 (6): 733-73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6.016
    摘要2133)      PDF(pc) (989KB)(4477)    收藏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流行病学及法医学检验方面较为系统地对儿童性虐待案件进行论述,以期能开拓国内法医工作者对此类案件的检验鉴定思路并提高鉴定能力。本文还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基层办案单位对于儿童性虐待案件处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对我国有关儿童保护的相关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完善与发展能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丛斌院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致死者尸体解剖工作亟待加强
    丛斌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4-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2
    摘要444)      PDF(pc) (930KB)(3863)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法医现场勘验与尸体检验防护
    庞宏兵,徐林苗,牛勇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29-3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7
    摘要512)      PDF(pc) (937KB)(3581)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
    朱宝利, 曹志鹏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6): 859-86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1205
    摘要2404)   HTML228)    PDF(pc) (769KB)(3417)    收藏

    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可辅助了解死者生前健康状态、推测疾病过程及死亡时间、诊断死亡原因,可为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客观诊断依据,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法医学鉴定。了解死后生物化学指标的变化特点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死后生物化学检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我国法医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死后生物化学检验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法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甲基苯丙胺滥用现状及相关研究进展
    洪仕君, 沈宝玉, 孙荣基, 杨根梦, 段春梅, 聂倩云, 张从斌, 董文娟, 于浩, 王上, 刘鹏亮, 闻品渊, 李利华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6): 763-77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202
    摘要1461)   HTML283)    PDF(pc) (944KB)(3370)    收藏

    毒品问题是世界性的重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毒品滥用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近年来,以甲基苯丙胺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滥用已超过吗啡、海洛因、氯胺酮等传统毒品,成为世界范围内滥用最多的毒品之一。为解决毒品滥用这一重大社会公共安全问题,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毒品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立足当前毒品滥用形势,对合成毒品甲基苯丙胺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监测技术、毒性损害基础研究、戒断药物筛选、相关的临床共病以及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全面展现甲基苯丙胺滥用相关问题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质谱成像技术及其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
    周莉英, 王鑫, 向平
    法医学杂志    2021, 37 (3): 402-41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300502
    摘要1182)      PDF(pc) (1667KB)(3249)    收藏
    质谱成像(mass spectrometry imaging,MSI)是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可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同时检测并记录样品表面多种分子的空间分布信息。MSI的主要原理是将质谱与成像技术相结合,通过离子束或激光照射样品切片使其表面的分子离子化,经检测器获得质谱信号,再由成像软件将获得的数据转化成像素点并重构出目标化合物在组织表面的空间分布图像。MSI的样品制备包括样品收集与储存、组织切片、组织预处理、基质的选择与应用。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新药研发以及蛋白质组学等领域,其在法医毒理学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MSI的原理、样品制备过程,叙述了MSI在各种材料基质、草药混合物、潜指纹、毛发和动植物组织中的滥用物质及代谢物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MSI技术在法医毒理学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性施(受)虐的研究现状与局限
    梁婉莹, 张雨青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6): 828-84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6.013
    摘要781)      PDF(pc) (810KB)(3245)    收藏
    性施(受)虐是指通过遭受痛苦或使他人痛苦来获得性唤起的性偏好、性心理障碍或性犯罪行 为。本文综述了从临床医学、法学、犯罪学、心理学等视角对性施(受)虐的概念、评估与诊断、分类与症状 表现、心理学与生物学机制、司法处置与临床干预策略的研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应以本土性施(受)虐偏 好者、患者为研究对象,关注不同类型的性施(受)虐群体,开展自下而上的研究,探讨性虐行为的核心要素 和表现形式,准确定义和分类性施(受)虐,构建有效的量表、勃起测量性刺激体系和诊断标准,探讨结合犯 罪现场信息的评估方法,探讨结合诊断讨论性受虐者同意的有效性,建立针对性的罪犯矫治项目和治疗康 复体系,为医疗、司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康圆博, 王思凡, 陈婷君, 郭亚东, 张长全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6): 754-76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0302
    摘要644)   HTML28)    PDF(pc) (792KB)(3211)    收藏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性囊泡,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和多种体液中,携带蛋白质、脂类、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多种生物功能分子,不仅在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而且在法医学领域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发现,产生和降解机制,生物学功能,分离和鉴定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和意义,探讨其在体液识别、个体识别、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为外泌体在法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法医学尸体检验的安全防护
    邱海,王慧君,陈倩玲等
    法医学杂志    2020, 36 (1): 24-2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01.006
    摘要404)      PDF(pc) (963KB)(3140)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在STR遗传标记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陶瑞旸, 董新宇, 陈安琪, 吕叶辉, 张素华, 李成涛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2): 267-27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500502
    摘要808)   HTML59)    PDF(pc) (3575KB)(2721)    收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医遗传学实验室着手应用大规模平行测序(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MPS)技术,即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检测包括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内的常用法医学遗传标记,以及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控制区或全序列和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等,用于个体识别、亲缘关系鉴定、祖源推断和体液识别等法医学实践。其中,STR作为法医遗传学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遗传标记,目前主要应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平台检测。与该平台相比,MPS技术具有能够同时检测大量遗传标记、多样本并行检测、测得序列多态性使STR具有更高的分辨能力和系统效能等优势。然而,MPS检测技术花费较大,尚未有统一的使用规范,以及存在如何整合MPS-STR数据与现存CE-STR数据库等难题。本文总结了法医遗传学领域应用MPS技术进行STR遗传标记检测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对该技术在本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水中尸体溺死诊断的回顾与展望
    刘超, 丛斌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1): 3-1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0625
    摘要1654)   HTML241)    PDF(pc) (854KB)(2719)    收藏

    溺死是指由于液体阻塞呼吸道而发生的窒息性死亡。在法医学实践中,判断水中尸体为溺死还是死后入水,是案件定性的关键。同时,溺死地点推断以及死后淹没时间(postmortem submersion interval,PMSI)在调查死者身份、缩小侦查范围和侦破案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硅藻检验、分子生物学、影像学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国内外法医工作者们已在死因鉴定、溺死地点推断和PMSI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在法医学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上述研究内容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为水中尸体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法医病理学死亡原因分类及死因分析探讨
    陈庆,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2): 280-28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1207
    摘要1267)   HTML268)    PDF(pc) (563KB)(2700)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