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黑熊袭击致死法医学鉴定3例
    申洪伍, 陈华国, 苟清波, 范贤玲, 张国艳, 赵东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4): 560-56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908
    摘要24265)   HTML14414)    PDF(pc) (2343KB)(16468)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 法医学混合斑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范庆炜, 李凌, 杨慧凌, 邓婷婷, 徐冬冬, 王韵, 杜冰, 严江伟
    法医学杂志    2024, 40 (1): 20-2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2.521010
    摘要508)   HTML39)    PDF(pc) (4355KB)(2004)    收藏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探明法医学混合斑研究的脉络与热点变化。 方法 以2011—2022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所收录的法医学混合斑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R语言Bibliometrix 1.1.6包和VOSviewer 1.6.18软件对年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 结果 2011—2022年共纳入732篇法医学混合斑研究的文献,年发文量及年被引频次总体展现逐年平稳上升的趋势。59个发文国家(地区)中最多为美国246篇,其次为中国153篇;文献来源于104本期刊,发文量前10的期刊上发文总数为633篇,FORENSIC SCI INT GENET发文量为307篇,排名第1;利用VOSviewer软件可视化分析显示,关键词可被区分为4个研究聚类,分别为遗传标记发展组(蓝色)、混合斑分型分析理论组(红色)、测序分析组(黄色)、案件样本研究组(绿色);从不同时段上可分为发展早期(2011—2013年)、发展中期(2014—2016年)、快速发展期(2017—2020年)、最新发展期(2021—2022年)4个发展阶段。 结论 国内外学者在法医学混合斑研究的发文量呈现较为平稳的趋势,机器学习、下一代测序等研究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热点主题,有望使法医学混合斑研究在混合斑分型分析理论和测序分析研究等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3. 体位性窒息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潘红波, 李明杰, 胡师华, 陈罡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3): 396-39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813
    摘要1073)   HTML160)    PDF(pc) (565KB)(1955)    收藏

    近年来,体位性窒息案例报道的增加逐渐引起国内外法医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对体位性窒息尚未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公认的专家共识和鉴定标准。本文综述了体位性窒息的案例特点、发生情况、死亡机制、鉴定标准等,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4. 压缩式垃圾车挤压致死1例
    宋旦, 单华鑫, 王福远, 李正东
    法医学杂志    2024, 40 (2): 205-20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3.430318
    摘要1910)   HTML    PDF(pc) (1222KB)(1931)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5. 开放场所性窒息法医学鉴定1例
    周杰, 邹亚晶, 姚建
    法医学杂志    2024, 40 (1): 86-8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3.430102
    摘要1020)   HTML274)    PDF(pc) (1501KB)(1902)    收藏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6. 法医学亲缘关系鉴定方法和研究热点
    李燃, 孙宏钰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3): 231-23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3.530208
    摘要763)   HTML89)    PDF(pc) (1682KB)(1894)    收藏

    亲缘关系鉴定在司法鉴定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梳理了亲缘关系相关的概念,综述了状态一致性法、似然比法、矩量法和血缘一致性片段法等亲缘关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应用范围,并对疑难生物检材的亲缘关系鉴定、复杂亲缘关系鉴定、法医学系谱分析、非人源生物检材等研究热点进行了讨论。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7. 生父性侵女儿法医学鉴定1例
    白雪, 马冠车, 付丽红, 李淑瑾, 张晓静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3): 308-31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510905
    摘要1324)   HTML    PDF(pc) (528KB)(1850)    收藏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8. 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严秀莺, 向平, 于治国, 严慧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3): 400-40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391203
    摘要569)   HTML32)    PDF(pc) (660KB)(1826)    收藏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仪器对限定条件下的特定生物样品中所有代谢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对数据分析处理,获得机体生理、病理或毒理变化的信息。近年来,由于滥用物质的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且新精神活性物质不断涌现,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中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因此,本文对代谢组学在滥用物质毒性作用机制、成瘾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发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9. 尸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温差的冷却动力学特征
    段晓飞, 郭子龙, 姚震, 刘引娣, 胡海, 胡周杨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5): 579-58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1117
    摘要439)   HTML44)    PDF(pc) (702KB)(1741)    收藏

    目的 参照反应动力学方法,研究尸体温度与环境温度间温差(简称“尸温差”)的冷却动力学特征。 方法 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心内快速注射10%氯化钾溶液,处死后将尸体分别置于5 ℃、10 ℃、15 ℃、20 ℃、25 ℃环境条件下,每分钟自动测量一次直肠温度,持续20 h,将测得的尸体温度减去环境温度,利用反应动力学公式对尸温差数据进行计算,通过拟合线性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并将实验结果应用于人体死后尸温差数据进行验证。 结果 不同环境条件下,家兔死后尸温差-ln(C/C0)的线性决定系数均为0.99,与时间t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人体死后尸温差数据应用情况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 结论 稳定条件下,家兔死后尸温差冷却过程属一级动力反应,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人体死后尸温差变化规律的研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0. 肺组织缺氧时分子变化与机械性窒息死亡死因鉴定研究进展
    吴天璞, 马剑龙, 廖信彪, 张东川, 马开军, 余彦耿, 陈龙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1): 57-6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2.421005
    摘要605)   HTML59)    PDF(pc) (776KB)(1701)    收藏

    肺是机体最大的呼吸器官,缺氧时肺组织细胞快速发生损伤性变化,同时激活自救通路,进而引发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变化。机械性窒息死亡是由机械性暴力引起的急性呼吸障碍导致的死亡。由于缺乏特异性的尸体内部征象,机械性窒息死亡的精准死因鉴定一直是法医病理鉴定的难点。本文回顾了缺氧条件下肺组织的生物大分子变化,探讨了将这些变化用于机械性窒息死亡精准死因鉴定的可能性,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1. 单纯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案件的检材提取和分析策略
    向平, 刘宁国, 沈保华, 强火生, 沈敏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4): 507-51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310501
    摘要695)   HTML45)    PDF(pc) (2612KB)(1669)    收藏

    当前,单纯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案件呈急剧增加趋势。死亡案件中常见窒息性气体包括氮气、氦气、二氧化碳、甲烷、丙烷、笑气等。单纯窒息性气体对生物基质没有亲和力,逸出迅速,这对法医学尸体检验方案、检材选择与提取、实验室分析鉴定等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综述了单纯窒息性气体急性中毒死亡案件的研究发展过程,并提出此类案件的检材提取和分析策略。该类案件最有价值的检材应是与气道有关的肺组织,其次为脑组织和心血。食管腔内气体、气管腔内气体、肺支气管腔内气体、胃内气体和心腔内气体等均非常有价值。在尸体检验时,气体应直接注入气体采样袋,组织、心血等生物检材应直接封存于顶空小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2. 动物DNA分型及其在法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高红艳, 刘光甫, 吴建, 陈鹏宇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2): 161-16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511210
    摘要543)   HTML    PDF(pc) (734KB)(1642)    收藏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DNA分析技术在法庭科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非人源DNA分析可以应用于一些特殊案件,在提供侦查线索和审判依据方面具有独特的法医学价值。动物DNA分型在各类非人源DNA相关案件中作用突出,是法医学非人源DNA分析的主要内容。本文就动物DNA分型技术和特点、法医学应用场景中面临的挑战,综述了其发展历史和现状、优势与不足,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3. 阴囊及睾丸损伤法医学鉴定3例
    王森, 陈胜杰, 王飞翔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5): 681-68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201104
    摘要866)   HTML182)    PDF(pc) (665KB)(1622)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4. 注射他杀法医学检验6例
    杨宇雷, 张东川, 马开军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3): 324-32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0702
    摘要1075)   HTML227)    PDF(pc) (1045KB)(1536)    收藏

    目的 回顾性分析注射后死亡的他杀案件,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侦破的6例注射后死亡的他杀案件,整理分析案件情况、现场勘验、尸体检验等材料。 结果 6例案件均为有预谋的犯罪,5例案件的嫌疑人在私密的空间作案,5例采用诱骗方式接近受害者。6例案件现场无明显异常。6例案件的受害者体表损伤轻微或者无,尸斑颜色异常,针眼样损伤与常规医疗措施的表现不同。 结论 注射后死亡案件为一种高度隐蔽性犯罪案件,极易被忽略。对尸体检验发现的疑似注射针眼样损伤,应认真检验、鉴别、分析,警惕有无注射毒(药)物的情形,做好证据固定、检材提取等工作。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5. 微生物组学的法医学应用新进展、挑战和机遇
    雷梵章, 陈曼, 梅书燕, 方雅婷, 朱波峰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5): 625-63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2.520303
    摘要1056)   HTML51)    PDF(pc) (1844KB)(1535)    收藏

    微生物群落演替与样本种族、性别、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死亡时间等重要因素密切相关,具有较大的法医学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微生物组学应用于法医学同一认定、地域特征鉴识、组织或体液来源鉴定以及死亡时间推断等方面的研究,并介绍了基于二代测序数据用于微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机器学习算法。此外,还分析了当下法医微生物组学面临的检材提取与保存、标准化和数据库建设、伦理审查和实践适用性等问题。未来借助微生物多组学技术将有望以全面动态的角度探索微生态系统,从而推动法医微生物组学的应用发展。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6. 外泌体的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意义
    康圆博, 王思凡, 陈婷君, 郭亚东, 张长全
    法医学杂志    2022, 38 (6): 754-76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0302
    摘要626)   HTML28)    PDF(pc) (792KB)(1522)    收藏

    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性囊泡,广泛存在于细胞外基质和多种体液中,携带蛋白质、脂类、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和微小RNA(microRNA,miRNA)等多种生物功能分子,不仅在免疫学和肿瘤学领域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而且在法医学领域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的发现,产生和降解机制,生物学功能,分离和鉴定方法进行综述,总结其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和意义,探讨其在体液识别、个体识别、死亡时间推断中的应用,为外泌体在法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思路。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7. DNA甲基化年龄推断及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展望
    王紫薇, 徐倩南, 李成涛, 刘希玲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1): 72-8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510604
    摘要736)   HTML    PDF(pc) (796KB)(1484)    收藏

    随着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发展,年龄相关甲基化修饰位点的研究发现了更多跨组织的年龄特异性位点,这使得个体年龄推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都有了提高。此外,各种统计模型的建立,也为不同来源组织的年龄推断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从检测技术、年龄相关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位点和模型的选择等方面,对近年来DNA甲基化位点年龄推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8.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因果关系及其在鉴定意见中的规范化表述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4): 337-34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3.230310
    摘要690)   HTML    PDF(pc) (595KB)(1464)    收藏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19.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变化及死因分析
    杨彬, 徐璐瑶, 李灵玥, 乔东访, 杜思昊, 岳霞, 王慧君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6): 586-59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3.430703
    摘要512)   HTML    PDF(pc) (1607KB)(1461)    收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已在全球流行超过3年,造成690多万人死亡。COVID-19具有强传染性和长潜伏期的临床特点,能造成以肺损伤为主的多系统损伤,临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全身多器官损伤症状,其病毒SARS-CoV-2仍在不断变异。目前全球对COVID-19相关死亡的病理改变乃至于死因判断标准并未达成共识,调查该疾病的基本病变和病变进展,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制。本文综述了全球2020年2月至2023年6月发表的COVID-19尸体检验报告及相关文献,以有明确的尸体检验案例数量以及对应的重要器官病理学改变为纳入标准,共纳入来自18个国家65篇论文的1 111例尸体检验案例,对病理表现和死因进行归类和统计学分析,归纳和总结了COVID-19的共性病理变化,并提出分析结论,认为COVID-19感染能引起全身重要器官发生危及生命的病理改变,在感染群体健康水平各异的基础上,死亡案例的直接死因主要为严重的肺部损伤及其继发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

    图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
    20. 过量摄入依托咪酯死亡法医学鉴定1例
    赵枢泉, 王小广, 苏秦, 刘小山, 李良, 刘超, 赵虎
    法医学杂志    2023, 39 (6): 626-62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3.430602
    摘要707)   HTML    PDF(pc) (448KB)(1388)    收藏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