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小鼠骨骼肌挫伤修复过程中周细胞数量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相关性
    温书恒,田志岭,张淼,等
    2019, 35(3): 267-272,27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1
    摘要 ( 261 )   PDF(1193KB) ( 993 )  
    目的 观察小鼠骨骼肌挫伤后不同时间段周细胞数量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作用。 方法 制作小鼠腓肠肌挫伤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小鼠骨骼肌挫伤后1、3、5、7、9、14、28 d的周细胞形态及数量进行检测。 结果 与正常骨骼肌周细胞细长形态相比,挫伤区周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变圆,胞核呈圆形,其中部分周细胞表达卫星细胞标记物配对盒转录因子(paired-box transcription factor,Pax7)或生肌决定因子(myoblast determination,MyoD) 1。挫伤后骨骼肌周细胞数量变化具有时间规律性,并随损伤时间延长呈单峰性分布。挫伤中心区周细胞数量于挫伤后5 d达到峰值,挫伤周边区周细胞数量在挫伤后5 d和7 d达到峰值。 结论 小鼠骨骼肌挫伤后,挫伤区周细胞数量变化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提示其可能作为肌肉损伤时间推断的一个参考指标,并参与骨骼肌损伤后的肌肉修复再生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脑皮质挫伤后不同细胞Nrf2的表达
    郭相伸, 温书恒, 董雯雯,等
    2019, 35(3): 273-27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2
    摘要 ( 323 )   PDF(1149KB) ( 1011 )  
    目的 观察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derived 2-related factors,Nrf2)在人脑皮质挫伤后不同时间段不同细胞内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在脑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36例人脑组织,其中6例为对照,30例为不同时间段的脑皮质挫伤,分成伤后0~1 h、3~6 h、1~3 d、5~7 d、10~14 d组,每组6例。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损伤后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荧光双染色法检测Nrf2在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计数阳性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外伤后1~3 d神经元出现死亡,Nrf2在伤后的神经元内表达增高,阳性细胞率在1~3 d达到高峰。星形胶质细胞伤后1~3 d活化,5~7 d达到高峰,10~14 d软化灶形成。伤后小鼠抗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逐渐增多,伤后5~7 d达高峰,而Nrf2在GFAP阳性细胞比例相对稳定。外伤后,小鼠抗人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 1,IBA1)阳性细胞逐渐增多、激活,Nrf2在IBA1阳性细胞中的表达比例逐渐增高,伤后5~7 d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 结论 Nrf2在不同细胞内的表达参与不同细胞损伤后的生物学功能,其在单种细胞的动态表达存在时间规律性,有望为人脑挫伤后损伤经过时间推断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鼠骨骼肌挫伤愈合过程中神经肌肉接头降解及再生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孙英富,张孟周,王帅,等
    2019, 35(3): 280-28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3
    摘要 ( 274 )   PDF(1081KB) ( 1048 )  
    目的 研究小鼠骨骼肌挫伤愈合过程中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降解及再生的形态学变化,探讨NMJ降解及再生与损伤时间的相关性。 方法 将50只健康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0组,其中9组为实验组,1组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以高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H,NF-H)标记神经丝,突触囊泡蛋白(synaptophysin,Syn)标记突触前膜,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标记突触后膜,检测小鼠骨骼肌挫伤后不同时间点NMJ再生的形态学变化。 结果 骨骼肌挫伤后挫伤交界区NMJ突触前膜及神经丝开始降解,3 d左右降解完全,之后逐渐再生,至21 d左右再生大致完成,基本达到对照组水平。突触前膜和后膜数量之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最终与对照组水平相当的趋势。 结论 小鼠骨骼肌挫伤修复过程中,挫伤交界区NMJ的形态学变化与损伤时间具有相关性,有望成为法医学骨骼肌损伤时间推断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被看护人员死亡原因鉴定策略
    郑大, 唐双柏, 叶伟权,等
    2019, 35(3): 285-288,29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4
    摘要 ( 259 )   PDF(900KB) ( 1072 )  
    目的 探讨被看护人员死亡原因鉴定的方法和策略,为潜在增长的此类死亡事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受理的13例被看护人员死亡案件,对被看护人员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描述。以膳食能量、居住面积及环境、就医情况分别评估营养状况、环境条件、医护条件。 结果 13例被看护人员中,有11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最长者74岁,最小者9岁;在福利机构居住时间最长者5.6年,最短者0.4年。法医病理学检验发现13例均患有感染性疾病,11例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所有被看护人员均未检见致命性机械性损伤及中毒情况。4例经分子病理学检测未发现猝死易感基因的致病性突变。被看护人员饮食营养、生活环境、医疗护理状况存在不足。13例被看护人员的直接死亡原因均被鉴定为疾病,营养、居住、医护等条件不足在12例被看护人员的死亡后果参与程度中占主要因素。 结论 被看护人员死亡鉴定应遵照司法程序开展,其死亡原因鉴定及死亡后果参与程度分析须综合考虑营养、环境、医疗护理、损伤及疾病等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发育建立中国北方人群18周岁评估模型
    储光, 韩梦琪, 陈腾,等
    2019, 35(3): 289-29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5
    摘要 ( 234 )   PDF(969KB) ( 897 )  
    目的 建立中国北方人群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发育进程与年龄的线性关系,检验其在推断个体年龄是否年满18周岁的准确性。 方法 收集960例年龄10.00~25.99岁中国北方人群的曲面断层X线片,记录每个样本的性别、出生日期、曲面断层X线片的拍摄日期,利用Demirjian法对左侧下颌第二、第三磨牙的发育阶段进行分期。实验组(760例)建立推断个体年龄是否年满18周岁的Logistic回归方程,验证组(200例)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 结果 单独利用第三磨牙得出判断个体年龄是否年满18周岁的公式为logit P1=-18.276+0.494 x1+2.953 x3,结合第二、第三磨牙得出的年龄推断公式为logit P2=-21.045+3.177 x1+0.619 x2+2.088 x3。(x1为性别,男性记为1,女性记为2;x2、x3分别为第二、第三磨牙的发育分期)。该方程正确推断验证组个体是否年满18周岁的准确性在男、女性中分别为88.0%~92.0%、85.0%~88.0%。 结论 根据左下颌第三磨牙的发育建立的年龄推断方程在判断个体是否年满18周岁时具有重要的价值,联合第二磨牙可以提高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刑事案件中准绳问题测试的测谎准确率
    孙振玉,张帆,张飞霞,等
    2019, 35(3): 295-29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6
    摘要 ( 1048 )   PDF(948KB) ( 1500 )  
    目的 探究准绳问题测试(Control Question Test,CQT)在刑事案件中的测谎准确率及其是否会受到受试者受教育程度及其违法类型的影响。 方法 搜集CQT测谎的真实案例(n=104)及MAO等的研究数据(n=296),计算测谎准确率。对不同受教育程度的3个组间受试者年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测谎准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违法类型的2个组间受试者年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测谎准确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对整合后的测谎真阳性率和真阴性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在刑事案件中,CQT测谎的真阳性率为87.00%,假阴性率为13.00%,真阴性率为82.20%,假阳性率为17.80%,真阳性率与真阴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试组中,CQT测谎真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真阴性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暴力违法组与非暴力违法组在真阳性率、真阴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QT测谎在刑事案件中识别违法和排除无辜的效能可能不存在明显差异,但仍然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CQT测谎识别违法的效能可能不受受试者受教育程度及违法类型的影响,但其排除无辜的效能却可能受到受试者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22例耳鼻咽喉科疾病死亡相关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分析
    杨智曦, 胡华, 张建华
    2019, 35(3): 300-30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7
    摘要 ( 227 )   PDF(902KB) ( 983 )  
    目的 通过对22例耳鼻咽喉科疾病死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相关医疗损害风险的成因及防范措施。 方法 选取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及重庆市正鼎司法鉴定所2008—2018年间受理的涉及耳鼻咽喉科疾病死亡相关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案件共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2例案例中,男女性比例3.4∶1。死亡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45.3岁。涉及医疗机构28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占比71.4%。死亡原因统计显示呼吸道窒息死亡占比50%。 结论 法医学鉴定为耳鼻咽喉科疾病相关医疗损害案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对医疗机构优化耳鼻咽喉科疾病诊疗工作流程,提高诊疗质量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0例颅脑外伤性癫痫法医学鉴定的回顾性分析
    张运阁, 李春晓
    2019, 35(3): 304-30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8
    摘要 ( 248 )   PDF(1744KB) ( 1144 )  
    目的 总结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外伤性癫痫的一般特点与鉴定注意事项。 方法 对30例颅脑外伤性癫痫被鉴定人的一般情况(年龄和性别)、损伤部位、外伤性癫痫分度、临床表现、血药浓度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对性别构成、年龄组发病情况、损伤部位、临床表现和外伤性癫痫分度的差异进行χ2检验。对各部位在临床表现、外伤性癫痫分度上的差异,不同临床表现上外伤性癫痫分度之间的差异分别进行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结果 颅脑外伤性癫痫于21~40岁多发,男性多于女性,好发于颞叶和额叶。临床表现上,以部分性发作为主,以轻度外伤性癫痫为多见。损伤部位在临床表现和外伤性癫痫分度上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临床表现上外伤性癫痫分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名被鉴定人血药浓度未达有效浓度,影响最终鉴定意见。 结论 在外伤性癫痫的鉴定中,除了严格掌握鉴定的必要因素,如颅脑外伤史、癫痫发作情况等,建议重视血药浓度检测,全面分析,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应用
    东亚族群中Y染色体D-M174单倍群的遗传多态性
    钱恩芳,邓盼,黄美莎,等
    2019, 35(3): 308-31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09
    摘要 ( 553 )   PDF(1002KB) ( 1036 )  
    目的 研究Y染色体D-M174单倍群及下游分支在东亚族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 收集东亚1 426份无关男性样本,用微测序技术检测7个Y染色体D-M174单倍群及下游分支的Y-SNP位点,用DNA Typer Y26试剂盒检测22个Y-STR基因座,通过直接计数法、热图、系统发育聚类和网络图聚类进行单倍群分析,探讨Y染色体D单倍群遗传多态性分布、群体及样本间聚类关系。 结果 D-M174单倍群高频分布于西藏藏族人和日本人,分别为40.96%和35.71%,在西藏周边地区及其他地区呈现低频分布或无分布。 结论 Y染色体D-M174单倍群在东亚族群中具有明显的族群地域分布特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6个民族Y-STR网络图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
    肖月,邓盼,常开创,等
    2019, 35(3): 314-31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0
    摘要 ( 412 )   PDF(965KB) ( 1108 )  
    目的 探究Y-SNP和Y-STR遗传标记信息在不同民族中的遗传结构分布及其法医学应用。 方法 采用SNaPshot微测序技术对广西汉族、广西京族、广西苗族、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和广西侗族6个民族439名男性个体12个Y-SNP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采用DNATyperTM Y26试剂盒对26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3130xl基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对同一Y-SNP单倍群下不同个体Y-STR单倍型使用Network 5.0绘制网络图并分析。 结果 12个Y-SNP位点在6个民族中检出6个单倍群,26个Y-STR基因座检出362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96 6。C单倍群中,广西瑶族、广西壮族和广西侗族样本聚集在不同簇上;O1单倍群中,广西壮族、广西苗族和广西京族样本相对独立并分别聚集一簇;O2单倍群中部分广西苗族和广西瑶族样本聚集一簇。 结论 基于同一Y-SNP单倍群下Y-STR网络图分析,能初步对部分民族进行区分,为相关地区利用犯罪现场遗留男性生物检材的检验推断族群来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多种遗传标记甄别全同胞和半同胞关系1例
    廖勇, 吴峰,侯东林,等
    2019, 35(3): 319-32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1
    摘要 ( 305 )   PDF(918KB) ( 1124 )  
    目的 通过对1例全同胞关系存疑案例的鉴定,探讨多种遗传标记的综合使用在甄别同胞关系中的应用。 方法 提取4名受检者(张1、张2,男性;张3、张4,女性)血痕DNA,使用EX20 STR试剂盒扩增检验常染色体基因座,X19试剂盒扩增检验X-STR基因座,Data Y24 STR试剂盒扩增检验Y-STR基因座,一代测序技术分析线粒体DNA高变区Ⅰ和Ⅱ的SNP多态性。 结果 基于常染色体STR基因分型的IBS评分结果提示:张2、张3、张4之间存在全同胞关系,无法判断张1与张2、张3、张4之间的全同胞关系;基于常染色体STR基因分型的ITO法、判别函数法计算结果,支持张2、张3、张4之间存在全同胞关系,提示张1与张2、张3、张4存在半同胞关系;依据X-STR基因分型和线粒体DNA高变区检测结果,提示张1、张2、张3、张4为同一生母,同时Y-STR基因分型结果排除张1与张2为同一生父,进一步支持张1与张2、张3、张4为同母异父半同胞关系,并得到根据常染色体STR基因分型结果重建父母基因型的验证。 结论 对于同胞关系鉴定,需要综合应用各种遗传标记(包括常染色体STR、性染色体STR、线粒体DNA序列等),综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包括IBS评分、ITO法、判别函数法和家系重建等),互相验证和支持,才能获得可靠的鉴定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免疫学检验方法对混合精斑的检测及应用
    董敏安,李美丽,蔡铭升
    2019, 35(3): 324-32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2
    摘要 ( 236 )   PDF(908KB) ( 978 )  
    目的 利用免疫学检验方法对混合精斑进行分离确证,寻找更有效的混合精斑检测方法。 方法 将3名志愿者的精液混合后,分别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免疫磁珠法以及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混合精斑进行处理和检测,对分型结果进行统计,并与单一精斑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经PSA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测试,各样品在测试区和控制区内均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经免疫磁珠法处理后,检出更完整有效的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对混合精斑进行处理并经低体积扩增后,将结果汇总、叠加获得完整的单一分型,与单一精斑分型相匹配,分型成功率为84.00%。把上述方法应用于实际案件中,获得了单一的嫌疑人Y-STR分型,为案件的快速破获提供了证据基础。 结论 联合应用PSA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法、免疫磁珠法以及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可快速对混合精斑进行分离检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溺死虚拟解剖研究进展
    简俊祺,刘宁国,陈忆九
    2019, 35(3): 328-33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3
    摘要 ( 681 )   PDF(921KB) ( 1487 )  
    水中尸体并非都是溺死,法医学鉴定的重要任务是区别生前入水和死后入水,明确死亡原因。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溺死一般依据尸体征象、组织病理学检验和硅藻检验等综合考虑,并需要排除其他死亡原因。虚拟解剖技术的出现为溺死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溺死尸体的鼻窦与乳突小房、呼吸道、肺组织、胃肠道和血液等死后的影像学研究成果,探讨虚拟解剖技术在溺死诊断应用上的价值与潜力,并对溺死虚拟解剖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管内成像技术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李洋,魏智彬,丁雨菡,等
    2019, 35(3): 332-33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4
    摘要 ( 321 )   PDF(937KB) ( 1158 )  
    微创导管、旋转耦合器等一系列新技术、设备的涌现,使传统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等成像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近年来,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和OCT作为冠状动脉血管内成像技术已日渐成熟,成为冠状动脉造影的重要补充手段。尽管IVUS和OCT临床应用的大量可行性研究数据已在前期尸体研究的评估中得到证实,但这些技术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却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本文就IVUS和OCT新型成像技术在法医学尸体检验,特别是在辅助评价冠状动脉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包括IVUS和OCT成像技术的特点、传统尸体检验中冠状动脉检查面临的问题以及新型血管内成像技术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具体应用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基苯丙胺对映异构体手性分离方法及其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颖怡,李良,马安德,等
    2019, 35(3): 337-34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5
    摘要 ( 1266 )   PDF(945KB) ( 2075 )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MP)是一种苯丙胺类化学物质,其结构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因此存在1对对映异构体,即S-(+)-甲基苯丙胺和R-(-)-甲基苯丙胺。R型和S型甲基苯丙胺物理化学性质相近,但药理、毒理作用差异巨大。S-(+)-MAMP是目前成瘾性毒品“冰毒”的主要成分,严重影响着人体健康与公共安全,其分离分析及毒性作用机制探讨均是目前的热点研究内容。本文综述了甲基苯丙胺对映异构体的分离分析方法及其毒性作用研究进展,以期为法医学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散液-液微萃取在法庭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杨煜,张云峰,李昕潼,等
    2019, 35(3): 344-34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6
    摘要 ( 363 )   PDF(923KB) ( 1093 )  
    当前法庭毒物分析的主要样品前处理方法为液-液萃取与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属于液-液萃取方法,是一种简单、便捷、低成本的微萃取技术,具有高的富集因子和好的提取效率,近年来已经受到诸多法庭毒物分析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微萃取方法,DLLME广泛应用于法庭毒物分析中农药、安眠镇静药、毒品和重金属毒物的分析。同时DLLME也可与多种分析仪器联用,如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等。DLLME作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有机溶剂用量少、结果可靠、重现性好等优势,可满足现代法庭毒物分析的要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论坛
    198例骨盆骨折愈合情况法医学分析
    陈煜峰,曹婧
    2019, 35(3): 349-35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7
    摘要 ( 424 )   PDF(961KB) ( 1350 )  
    目的 分析骨盆环骨折数量、骨折部位及骨盆骨折Tile分型与骨盆骨折愈合情况的关系,探讨如何理解《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的骨盆畸形愈合、骨盆严重畸形愈合与骨产道变形(破坏)。 方法 收集无锡中诚司法鉴定所2016年受理的198例交通事故外伤致骨盆骨折伤残等级鉴定案件,对骨盆环骨折数量、骨盆环骨折部位及骨盆骨折Tile分型在各种愈合情况下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未伤及骨盆环16例,骨盆环单处骨折18例,骨盆两处骨折91例,三处以上骨折73例。骨盆前环或后环骨折136例,前后环同时骨折46例。Tile A型34例,B型130例,C型24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骨盆环骨折数量、骨盆环骨折部位及骨盆骨折Tile分型在各种骨盆愈合情况下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判定骨盆骨折愈合情况时,可以用骨盆环骨折数量、骨盆环骨折部位及骨盆骨折Tile分型进行初步判断,在处理单处的骨盆骨折(包括脱位)及判定骨产道破坏时需谨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简报
    医疗损害
    流行性乙型脑炎延误诊治医疗损害1例
    查亮治,王敏健,石修业
    2019, 35(3): 357-35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19
    摘要 ( 152 )   PDF(893KB) ( 6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大出血致死医疗损害1例
    黄伟胜,谭亮, 刘育洛,等
    2019, 35(3): 359-36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0
    摘要 ( 162 )   PDF(934KB) ( 6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报道
    特殊途径投毒致百草枯中毒死亡2例
    唐立冈,刘杰,刘尚峰,等
    2019, 35(3): 362-36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1
    摘要 ( 231 )   PDF(893KB) ( 10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andy-Walker综合征患者术后继发颅内感染死亡1例
    严赫,王拴,赵丽,等
    2019, 35(3): 364-36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2
    摘要 ( 159 )   PDF(933KB) ( 7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筷从一侧鼻腔捅入致死1例
    陆高升,林龙
    2019, 35(3): 367-36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3
    摘要 ( 193 )   PDF(917KB) ( 8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会厌炎致喉阻塞死亡2例
    吴士凡,张海东,邱鑫罡,等
    2019, 35(3): 368-37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4
    摘要 ( 178 )   PDF(947KB) ( 7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事故损伤致伤方式分析1例
    孟浩,苟小兵,王波,等
    2019, 35(3): 371-37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5
    摘要 ( 213 )   PDF(949KB) ( 103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交通事故伤者成伤机制分析1例
    邹梦影,李强,黄效宇,等
    2019, 35(3): 374-37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6
    摘要 ( 208 )   PDF(949KB) ( 8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力合并骨盆转移癌致骨盆骨折损伤程度鉴定1例
    王志军,赵玉荣,申山山
    2019, 35(3): 377-378.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7
    摘要 ( 171 )   PDF(894KB) ( 9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第13胸椎变异并椎体骨折的法医学鉴定1例
    徐宏发,石聿树
    2019, 35(3): 378-37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8
    摘要 ( 365 )   PDF(900KB) ( 97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钝器伤后周围性面瘫法医学鉴定1例
    颜隆海,余延和,雷丽婷
    2019, 35(3): 380-38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29
    摘要 ( 150 )   PDF(893KB) ( 7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郭外伤后外耳道真菌感染损伤程度鉴定1例
    胡火梅
    2019, 35(3): 382-38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30
    摘要 ( 133 )   PDF(907KB) ( 69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达性视网膜病变致双眼盲法医学鉴定1例
    胡真,周慧媛,楼辉,等
    2019, 35(3): 383-38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31
    摘要 ( 152 )   PDF(930KB) ( 6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牙损伤致伤方式分析1 例
    李怀, 何辉
    2019, 35(3): 386-38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03.032
    摘要 ( 168 )   PDF(881KB) ( 6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