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著
    案例分析
    技术与应用
    综述
    教育与管理
    经验交流
    案例报道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凝血相关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姜垚如, 牛蕾蕾, 冯娜, 等
    2021, 37(2): 145-150,15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1213
    摘要 ( 480 )   PDF(1568KB) ( 802 )  
    目的 探讨rs1799963(凝血因子V基因Leiden)、rs6025(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rs1042579(血栓调节蛋白基因c.1418C>T)及rs180113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 4个凝血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KASP)技术检测1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及153例健康对照者上述4个基因分型,采集相关血液生物化学指标,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校正混杂因素后在不同遗传模式下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与各指标及4种凝血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结果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同型半胱氨酸、性别、年龄这5个变量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将这些变量引入4种基因遗传模式,在二元Logistic回归环境下进行校正,结果显示,rs1042579突变在显性遗传模式下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相关性。 结论 rs1799963、rs6025、rs1801131的基因多态性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明显相关性,rs1042579的基因多态性在显性遗传模式下发挥作用,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皮肤切创损伤时间与血清标志代谢物的关系
    田甜, 李雪榕, 翟豪杰, 等
    2021, 37(2): 151-15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406
    摘要 ( 198 )   PDF(1378KB) ( 666 )  
    目的 观察大鼠皮肤切创后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情况,推断皮肤切创的损伤时间。 方法 建立大鼠皮肤切创模型,将21只SD大鼠分为切创后1、2、4、8、16、24 h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于伤后相应时间点取血,对照组直接取血。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检测血清代谢物并筛选标志代谢物,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模式建立标志代谢物含量与损伤时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对皮肤切创损伤时间进行推断。 结果 使用GC-MS对所取血清进行检测,初筛得到21种标志代谢物,使用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4种标志代谢物,其含量的变化规律与损伤时间之间无对应关系,不能直接用于损伤时间推断。使用OPLS模式可得到21种标志代谢物和4种标志代谢物的含量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模型,两者均可对损伤时间进行推断,但21种标志代谢物的回归模型预测准确性明显更高。 结论 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建立代谢物含量与损伤时间的回归模型,有望应用于皮肤切创的损伤时间推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击死大鼠皮肤超微结构及心肌HIF-2α、H-FABP的表达变化
    冯国伟, 刘霞, 齐倩, 等
    2021, 37(2): 158-16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321
    摘要 ( 173 )   PDF(11469KB) ( 591 )  
    目的 观察电击死大鼠皮肤超微结构,检测心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type-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的表达变化,为电击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 方法 建立大鼠电击模型,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击死组和死后电击组,每组又分为死后即刻、死后30 min和死后60 min 3个亚组。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皮肤改变,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皮肤超微结构的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大鼠心肌HIF-2α、H-FABP的表达情况。 结果 电击死组和死后电击组皮肤的肉眼所见及HE染色结果均无明显差异,在扫描电镜下可见大量细胞碎屑,细胞界限不清,表面可见枯焦状龟裂,散在圆形和椭圆形小孔,边缘不规则,散在大量球形异物颗粒。与对照组相比,电击死各亚组HIF-2α表达均增多,且在死后即刻达到高峰,死后电击组仅在死后即刻表达增多,但低于电击死后即刻(P<0.05)。与对照组相比,电击死和死后电击各亚组H-FABP表达均明显降低,在电击死组的表达均低于相应时间点死后电击组(P<0.05)。 结论 电击可引起心肌HIF-2α表达升高、H-FABP表达降低,对电击死的判定以及生前电击和死后电击的鉴别具有法医学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小鼠血清和组织的代谢组学变化
    刘文乔, 白锐, 马春玲, 等
    2021, 37(2): 166-17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1006
    摘要 ( 444 )   PDF(4411KB) ( 823 )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小鼠血清和组织(肾、肝和心脏)中的代谢物变化,寻找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及其相关代谢通路,为丁卡因急性中毒的死亡原因鉴定及毒理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方法 40只ICR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组,以腹腔注射丁卡因建立急性中毒致死模型,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Orbitrap HRMS)获取小鼠血清和组织的代谢轮廓。利用多元变量统计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并结合t检验和差异倍数分析找出与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相关的差异代谢物。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组小鼠血清和组织的代谢轮廓表现出明显的区分。血清中鉴定出11种差异代谢物,包括黄嘌呤、精胺、3-羟基丁胺等;肝组织中鉴定出25种差异代谢物,包括腺苷酸、腺苷、柠檬酸等;心脏中鉴定出12种差异代谢物,包括次黄嘌呤、鸟嘌呤、鸟苷酸等;肾组织中鉴定出4种差异代谢物,包括牛磺鹅去氧胆酸、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二甲基乙醇胺和吲哚。丁卡因急性中毒主要影响了嘌呤代谢,三羧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 结论 丁卡因急性中毒致死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差异代谢物有望成为该死因的候选生物标志物,该结果可为丁卡因急性中毒的作用机制和死亡原因鉴定提供研究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恒温下白腹皮蠹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幼虫的龄期推断
    李亮亮, 王禹, 李学博, 等
    2021, 37(2): 175-180.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1006
    摘要 ( 222 )   PDF(1141KB) ( 552 )  
    目的 研究白腹皮蠹(双翅目:皮蠹科)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严重腐败或白骨化尸体最短死亡时间(minimum postmortem interval, PMImin)的推断提供基本数据。 方法 在20 ℃、24 ℃、28 ℃和32 ℃ 4个恒温条件下,研究白腹皮蠹的发育历期,并统计体长的变化,作为用于推断其幼虫日龄和龄期的生物学指标。 结果 20 ℃、 24 ℃、 28 ℃ 和32 ℃ 4个恒温条件下白腹皮蠹的发育历期分别为(126.7±10.6)、(69.4±8.2)、(50.4±8.4)和(49.6±6.5) d,体长开始逐渐增长但整体呈非规律性变化。 结论 本研究提供了白腹皮蠹发育规律的基础数据,发育历期对推断严重腐败或白骨化尸体的最短死亡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体长变化规律并非白腹皮蠹龄期推断的最佳生物学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Nolla法推断中国北方汉族儿童年龄的准确性
    贾思璇, 韩梦琪, 王辰旭, 等
    2021, 37(2): 181-18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200409
    摘要 ( 417 )   PDF(633KB) ( 751 )  
    目的 基于原始表格转换法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应用Nolla法推断中国北方汉族5.00~14.99岁儿童年龄的准确性。 方法 收集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5.00~14.99岁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患者的口腔全景曲面体层摄影片(简称“全口曲面体层片”) 2 000张,其中男性1 000例,女性1 000例。基于Nolla法对下颌左侧7颗恒牙(除第三磨牙外)进行发育分期评估后,分别通过原始表格转换法和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首先将7颗恒牙的发育分期结果求和,根据年龄转换表获得推断年龄。其次,从2 000张全口曲面体层片中随机选取80%的样本作为训练集(每个年龄段男性、女性各80例),以所选患者的生理年龄为因变量,以性别、7颗恒牙的分期结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之后将剩余20%的样本作为测试集代入模型,以验证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的准确性。 结果 男性样本的平均生理年龄为(10.03±0.09)岁,女性为(10.01±0.09)岁。经原始表格转换法进行年龄推断的结果显示,男性平均高估0.18岁,女性平均低估0.02岁,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0.94岁和0.97岁;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的结果显示,男性平均高估0.06岁,女性平均低估0.02岁,MAE分别为0.66岁和0.77岁。 结论 本研究基于Nolla法可实现中国北方汉族儿童的年龄推断。相较于原始表格转换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年龄推断更加准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rbcL序列的大麻鉴定
    夏若成, 张晓春, 王笑笑, 等
    2021, 37(2): 187-19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501004
    摘要 ( 376 )   PDF(1458KB) ( 735 )  
    目的 评估叶绿体DNA rbcL序列作为遗传标记鉴定大麻的可行性。 方法 检测62份大麻、10份啤酒花及10份葎草DNA的rbcL序列,并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96条大麻科rbcL序列。应用MEGA 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种内及种间Kimura-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聚类树。 结果 本次大麻及葎草属样本测序所得rbcL序列长度分别为617 bp和649 bp,且在所测大麻样本中检测到2种单倍型。BLAST相似性检索结果显示,测序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大麻rbcL序列相似性最高为100%。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大麻种内不同样本间的最大遗传距离(0.004 9)小于大麻与大麻科其他物种间的最小遗传距离(0.012 9)。从中介网络图和系统聚类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麻与大麻科其他物种位于不同分支。 结论 rbcL序列可以作为鉴定大麻的DNA条形码,联合rbcL序列的比对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有望成为法医学大麻种属鉴定可靠、便捷的检测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89—2019年SCIE收录的法医物证学文献计量学分析
    张星茹, 贺永锋, 张蕴盈, 等
    2021, 37(2): 192-20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500903
    摘要 ( 300 )   PDF(4565KB) ( 830 )  
    目的 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SCIE)数据库收录的1989—2019年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法医物证学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展现近30年来的研究成果,并预测未来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方法 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对文献总体情况、研究机构、作者、基金资助、作者关键词等数据进行分析,通过PlotDB、Gephi 0.9.2软件和文献解读,对我国法医物证学领域研究现况进行数据可视化展示。 结果 近30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SCIE收录的法医物证学文献共1 126篇,以论文为主,数量和质量均呈上升趋势,发表于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Genetics的文献数量最多。60.83%的文献有基金资助,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多(498篇)。现阶段的研究热点包括短串联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连锁遗传标记、线粒体DNA遗传标记、表观遗传标记、RNA遗传标记、芯片技术和组学研究方法。 结论 我国法医物证学研究随着高校法医学科的推进和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资助下,中国大陆学者发表的SCIE收录的法医物证学文献数量增长迅速,为国内法医物证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分析
    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回顾性分析
    杜宇, 张振宇, 邱阳, 等
    2021, 37(2): 206-210,21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331
    摘要 ( 309 )   PDF(1999KB) ( 788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损伤特点,为法医学检验与鉴定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11例创伤性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尸体检验案例,记录并统计死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现场失血情况、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部位、破裂处管壁硬化程度、颅脑损伤、血乙醇含量以及死亡原因等信息。 结果 11例均为现场死亡,其中交通伤7例,高坠伤和徒手伤各2例。11例死者头部体表损伤均不严重。9例交通伤和高坠伤死者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均发生于海绵窦段,均存在累及颈动脉沟的颅中窝横行骨折,颅内出血及脑挫伤轻微。2例徒手伤死者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发生在眼动脉段,均存在致死性的颅内出血及弥漫性轴索损伤而不伴有颅骨骨折。11例均为血管壁全层破裂,破裂口长轴与血管长轴垂直。 结论 交通、高坠等高能量创伤事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发生率值得关注。海绵窦段和眼动脉段的损伤可能较常见。血管遭受牵拉或碎骨片作用可能是颈内动脉颅内段破裂的主要损伤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与应用
    过敏者外周血DNA甲基化差异
    刘明哲, 郭华林, 冯彦, 等
    2021, 37(2): 211-21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0414
    摘要 ( 292 )   PDF(776KB) ( 718 )  
    目的 通过研究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外周血有核细胞DNA甲基化情况,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依据。 方法 运用甲基化芯片检测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和免疫正常者外周血有核细胞DNA甲基化情况。使用R语言methylkit、ChAMP包分别对测序数据、芯片数据进行DNA甲基化差异分析,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对所得DNA甲基化差异位点重要性进行评估。 结果 在ETS1、PRR23B、GNAS等基因座上获得与头孢类药物过敏高度相关的DNA甲基化差异位点。 结论 头孢类药物过敏与DNA甲基化相关,DNA甲基化有望成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新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积液检查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
    陈震, 刘晓菲, 封华, 等
    2021, 37(2): 215-21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325
    摘要 ( 351 )   PDF(677KB) ( 608 )  
    目的 研究上颌窦积液在溺死尸体中的影像学特征,探寻其形态特点及在死因诊断中的价值,为溺死虚拟解剖研究提供客观证据支撑。 方法 收集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进行死后CT检查的案例154例(溺死者31例,非溺死者123例),均经全身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临床影像学专家双盲阅片,对影像学表现中有上颌窦积液的尸体进行上颌窦穿刺,统计上颌窦积液检出率,并在3D DICOM工作站测量上颌窦积液的CT值及积液量。 结果 溺死者上颌窦积液检出率为100%,形态为水平液面,量为1.2~11.2 mL,CT值为6.08~19.02 Hu,平均值为12.85 Hu;非溺死者上颌窦积液检出率为19.51%(24/123),形态为波浪样或毛刺形,其内可见气泡,量为0.4~13.4 mL,CT值为23.68~77.75 Hu,平均值为42.08 Hu。两者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通过死后CT检查的方法,观察和测量水中尸体上颌窦积液的形态及CT值,可作为溺死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联合真空浓缩仪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李淑侠, 沈金建, 曹佩军, 等
    2021, 37(2): 220-22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500604
    摘要 ( 258 )   PDF(943KB) ( 559 )  
    目的 探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联合真空浓缩仪在法医学DNA提取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人外周静脉血稀释成40、80、120、160、200、240、280和320倍的梯度样本,并对每一梯度的样本分别进行无抑制剂、加黑机油、加铁锈、加果酸、加锡纸、加靛蓝6种处理。应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对上述样本进行DNA纯化提取,提取后的DNA洗脱液取6 μL直接进行扩增,剩余部分使用真空浓缩仪进行浓缩,浓缩前后的DNA均使用Investigator 26plex QS试剂盒进行扩增、检测。 结果 添加果酸的梯度样本仅在40倍稀释时获得完整STR分型结果,另外5种方式处理的梯度样本在40~160倍稀释时均获得完整的STR分型。DNA浓缩后的STR分型结果显示,平均峰高和基因座检出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结论 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具有高效的抑制剂去除能力和DNA提取效率,真空浓缩仪可在一定程度上浓缩DNA,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法医学检材的检验成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窦房结病理性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王威, 张世林, 刘芳芳, 等
    2021, 37(2): 225-23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400820
    摘要 ( 509 )   PDF(711KB) ( 796 )  
    人类心脏节律主要受窦房结调控,纤维化对窦房结起搏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有重要调节作用。在生理状态下,窦房结中纤维化的量与心率呈负相关,与年龄、心脏大小呈正相关,并可维持心率相对稳定。窦房结病理性纤维化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引起猝死。明确窦房结病理性纤维化相关机制将为临床治疗窦房结纤维化提供靶点,也可为法医病理学工作者提供诊断依据。本文回顾了窦房结病理性纤维化的主要机制,包括窦房结内心脏成纤维细胞异常激活、心外膜脂肪组织增生、钙钟紊乱、血管狭窄等,介绍其检验方法、诊断标准及在心脏性猝死中的作用,探讨其潜在的应用领域,为相关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钝性椎动脉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
    卢玫瑰, 张更, 吴雪梅, 等
    2021, 37(2): 233-238,25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1015
    摘要 ( 314 )   PDF(2131KB) ( 1235 )  
    钝性椎动脉损伤在法医学实践中时有发生,但因椎动脉大部分区域走行位置较深,容易出现漏检甚至错检。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其致伤方式多样,可由一种或多种成伤机制同时作用,伤者常因直接损伤或继发性动脉瘤、夹层等病变,引起即刻或迟发性脑卒中以及压迫损伤周围结构,轻者致残,重者致死。当合并椎动脉粥样硬化、发育异常等疾病时,将增加致残或死亡的风险以及法医学鉴定的难度。法医学鉴定时须详细了解案情,对疑似椎动脉损伤的案例,除常规检查颅内段外,还应注意检查颅外段。若条件允许,可在解剖前或解剖时辅以血管造影,提高鉴定效率和意见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辅助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进展
    李媛, 赵欢, 梁伟波, 等
    2021, 37(2): 239-24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200319
    摘要 ( 344 )   PDF(600KB) ( 757 )  
    利用尸体骨骼影像学资料进行身份鉴别是实现法医学个体识别的重要途径。为减少人工因素影响,借助计算机实现半自动或自动化个体识别已经成为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计算机辅助法医影像学骨骼特征推断年龄与性别等人类学信息,以及利用骨骼影像学特征进行个体识别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为拓展法医影像学骨骼个体识别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检材中常见除草剂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岳琳娜, 向平, 宋粉云, 等
    2021, 37(2): 248-255.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390902
    摘要 ( 361 )   PDF(687KB) ( 868 )  
    除草剂,是可以有效消灭或抑制杂草生长的一类化学或生物药剂。由于除草剂使用范围广、频率高,除草剂中毒时有报道。目前文献报道引起中毒的除草剂主要品种有百草枯、敌草快、草甘膦和草铵膦,其仪器分析方法主要为液相色谱-质谱法。本文综述了生物检材中常见除草剂的分析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总结生物检材中除草剂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仪器分析情况,汇总实际中毒案例的检测数据,为除草剂中毒的临床诊治和司法鉴定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育与管理
    2018—2020年国际社交媒体关注的法医学期刊文献分析
    张慧, 黎世莹
    2021, 37(2): 256-266.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1.410304
    摘要 ( 160 )   PDF(801KB) ( 4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吞咽功能障碍残疾等级的法医学评定
    岳倩文, 王俊, 张佳庆
    2021, 37(2): 267-26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290813
    摘要 ( 143 )   PDF(541KB) ( 5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报道
    嗜酸性冠状动脉炎致死1例
    时亚辉, 章晨旭, 彭滔滔, 等
    2021, 37(2): 270-27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1109
    摘要 ( 153 )   PDF(1647KB) ( 4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瑞氏综合征猝死1例
    吴金保, 郭兵兵, 徐静, 等
    2021, 37(2): 272-274.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0802
    摘要 ( 197 )   PDF(3177KB) ( 4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醇中毒后迟发性脑出血法医学鉴定1例
    包俊霞, 左敏, 王松军, 等
    2021, 37(2): 275-27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491207
    摘要 ( 154 )   PDF(489KB) ( 4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者非典型挥鞭样损伤1例
    贾鹏, 李洋, 魏智彬, 等
    2021, 37(2): 277-27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290907
    摘要 ( 126 )   PDF(669KB) ( 4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距骨骨挫伤继发缺血性坏死1例
    崔利颖, 张运楼, 陈建红
    2021, 37(2): 280-281.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20.200606
    摘要 ( 147 )   PDF(429KB) ( 4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脑外伤后双枕叶脑梗死致皮质盲伴安东综合征1例
    胡蓉, 程荷英
    2021, 37(2): 282-283.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290802
    摘要 ( 102 )   PDF(607KB) ( 4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泪小管断裂法医学鉴定2例
    王森, 朱晔, 许青
    2021, 37(2): 284-287.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290702
    摘要 ( 265 )   PDF(537KB) ( 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Amelogenin和性染色体STR基因座确定生物学性别3例
    谢素梅, 张贵芹, 孔小超, 等
    2021, 37(2): 287-289.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590709
    摘要 ( 169 )   PDF(1824KB) ( 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遗传标记分析同父异母半同胞关系1例
    刘岩, 郝世诚, 张金佩, 等
    2021, 37(2): 290-292.  DOI: 10.12116/j.issn.1004-5619.2019.591206
    摘要 ( 165 )   PDF(452KB) ( 44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