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分级模型的建立
于天水;官大威;程子惠;赵锐;胡更奕;朱瑞霞;王玲;郭晓冲;王昌亮;
2008, 0(3):
168-171+.
摘要
(
2052 )
目的建立一个控制性、重复性好,并可分级的骨骼肌挫伤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机械式撞击装置,以撞击速度(velocity,v)和形变(deformation,DF)作为外力参数,并保持较恒定的撞击时间,使击锤打击瞬间速度不同,造成轻、中、重不同程度的大鼠腓肠肌挫伤。结果在肉眼、HE染色观察下,39只大鼠腓肠肌出现可分级的病理学改变。在低撞击水平(v:2m/s,DF:5.5mm),轻度挫伤组病理改变局限于大鼠腓肠肌肌外膜和腓肠肌表层部位;在中度撞击水平(v:2.5m/s,DF:6.5mm),中度挫伤组病理改变可见于大鼠腓肠肌肌外膜和大部分腓肠肌;在高撞击水平(v:3m/s,DF:7.5mm),重度挫伤组病理改变除中度挫伤组累及部位外,还伤及比目鱼肌。结论该模型制作出常见的钝力性骨骼肌挫伤,以撞击速度和形变作为外力参数,成功建立了机械骨骼肌挫伤分级模型,致伤程度较一致,是骨骼肌挫伤研究较合适的动物模型,为深入研究钝力性骨骼肌挫伤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