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6年, 第2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6-08-28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大鼠毒鼠强中毒内脏器官Caspase-3与Bcl-2蛋白的表达
    王晔;谌利华;陈伟杰;刘敏;李凡;廖志钢;
    2006, 0(4): 241-244+. 
    摘要 ( 2023 )  
    目的探讨大鼠毒鼠强中毒的病理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正常对照组、空白对照组、高剂量中毒死亡组、低剂量中毒组,高剂量中毒死亡组以1.0mg/kg毒鼠强悬浊液灌胃,低剂量中毒组以0.1mg/kg体重毒鼠强悬浊液灌胃。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中毒大鼠器官检测caspase-3与Bcl-2蛋白的表达,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各器官caspase-3与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即高剂量中毒组大鼠caspase-3与Bcl-2蛋白均呈较强的阳性表达,低剂量中毒组大鼠,Bcl-2与caspase-3于中毒30min后表达不明显,3h时,可见较为明显的阳性信号,Bcl-2在6h~3d达高峰,随后表达下降;caspase-3在24h~5d达峰值,随后下降。Bcl-2峰值早于caspase-3出现。结论Bcl-2与caspase-3参与了毒鼠强中毒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脑挫伤后细胞周期素D1表达的变化
    周亦武;肖爱武;邓伟年;孙来晶;舒细记;戴甲培;刘良;徐小虎;
    2006, 0(4): 245-247+. 
    摘要 ( 1684 )  
    目的研究CyclinD1在人不同部位脑挫伤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88例脑挫伤标本按损伤后存活时间0.5,1,3,24h和3,7,14,30d分为8个实验组,另以6例非脑挫伤的脑作为对照组,应用CyclinD1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CyclinD1的变化。结果脑挫伤后,挫伤灶中央CyclinD1阳性细胞几乎丧失,1h后挫伤灶周围CyclinD1阳性细胞开始增加,3h~30d之间各组挫伤灶周围免疫阳性反应的细胞增加显著,在3h~30d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CyclinD1主要见于小胶质细胞和其它胶质细胞,少数神经元也呈阳性。结论人脑挫伤后,CyclinD1在多种脑细胞内表达,以胶质细胞表达明显,CyclinD1阳性细胞在伤后不久即显著增加,故可作为早期脑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挤压家兔后肢导致急性肝损伤和抗氧化能力降低
    韩业兴;谷振勇;丛斌;岑新海;刘东旭;刘晓;
    2006, 0(4): 248-250. 
    摘要 ( 1758 )  
    目的本实验观察挤压家兔后肢导致肝氧化损伤,探讨氧化应激在挤压家兔后肢导致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标准重物间断压迫家兔后肢复制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ALT和AST活性;分析天平称重方法检测肝脏湿干重比值(W/D);比色法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血清ALT和AST活性明显增高(P<0.01),肝细胞明显肿胀,肝窦轻度淤血,而肝脏湿干重比值(W/D)轻度增加(P<0.05);肝脏氧化损伤明显加重,MDA含量增高,而肝脏抗氧化能力下降,SOD、CAT、GSH-Px活性和T-AOC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7%、29%、24%和21%(P均<0.01)。结论挤压家兔后肢引起急性肝损伤及肝脏的抗氧化能力下降;肝脏局部抗氧化能力下降可能是肝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体器官肺的体积、密度检测及其医学和法医学意义
    于晓军;赖小平;樊瑜波;于文;李晋川;刘卯阳;
    2006, 0(4): 251-253+. 
    摘要 ( 1752 )  
    目的积累不同种族人体器官组织体积和密度的基本数据。为病理学和法医学尸检提供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电子智能化体积-密度仪,同步检测正常人及各种疾病死者肺的质量、体积、密度。结果获得正常肺和不同程度弥漫性肺水肿病变器官体积和组织密度;在2例医源性循环超负荷和水中毒案件的法医病理学鉴定中,用肺密度值证实了常规病理组织学形态不典型的严重低渗性肺水肿。结论大体检测器官密度对尸体解剖的综合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吗啡依赖鼠成瘾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
    洪仕君;李俊麟;李利华;瞿勇强;赵永和;
    2006, 0(4): 254-257+. 
    摘要 ( 1965 )  
    目的观察吗啡依赖鼠成瘾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探讨成瘾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与吗啡依赖机制的关系。方法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吗啡依赖鼠七个相关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变化进行观察,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其灰度值,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吗啡依赖组脑区腺苷酸环化酶含量升高。结论吗啡成瘾相关七个脑区腺苷酸环化酶含量随吗啡依赖时限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结果提示吗啡依赖机制与特定脑区腺苷酸环化酶的含量变化有密切关系。进一步揭示AC/cAMP-PKA系统上调与吗啡成瘾机制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视神经损伤后Bad蛋白表达与视网膜神经细胞观察
    吴红色;柯技;陈晓瑞;
    2006, 0(4): 258-260+. 
    摘要 ( 1883 )  
    目的观察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和Bad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动物模型,伤后1,3,5,7,9,14,28d处死,HE染色观察RGCs的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d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视神经损伤后1d节细胞开始减少,7d内呈快速减少,14d后呈慢速减少期,28d后趋于稳定;伤后3dBad蛋白表达明显增加,5d时达到高峰,7d后开始下降,14d后变化不明显。结论视神经损伤Bad蛋白的表达诱发RGCs丧失,是伤后视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视功能评价应在损伤28d以后进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与计算机仿真研究
    邹冬华;刘宁国;申杰;张晓云;金先龙;陈忆九;
    2006, 0(4): 261-263+. 
    摘要 ( 1699 )  
    目的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汽车碰撞过程,为法医学鉴定及交通事故处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汽车碰撞中乘员损伤成因分析及车辆痕迹检验,建立有效的人体、车辆仿真模型,利用动量冲量法与多刚体动力学结合仿真求解乘员运动模式,客观再现乘员交通伤特点。结果计算机仿真汽车碰撞过程中,人体模型上碰撞部位的分布符合法医学检验所得结果。结论计算机仿真求解乘员交通伤的方法在法医学鉴定和事故责任认定中具有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局部肌组织NO变化及其作用
    张晓彤;谷振勇;韩业兴;刘森;闫骏;丛斌;
    2006, 0(4): 264-267+. 
    摘要 ( 2026 )  
    目的探讨大鼠双后肢挤压伤局部肌组织NO含量变化及其在肌组织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大鼠双后肢挤压伤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S)组、挤压(C)组、挤压并舌下注射氨基胍(AG)组(A组)、挤压并舌下注射L-精氨酸(L-Arg)组(L组)。用比色法检测局部肌组织和血清NOS活性、NO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局部肌组织eNOS、iNOS蛋白表达,测量局部肌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并观察肌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S组相比,C组双后肢挤压引起局部肌组织明显损伤,肌组织W/D明显升高(P<0.01),肌纤维溶解,血管扩张、淤血、出血、间质水肿等继发性损伤,肌组织中eNOS和iNOS蛋白表达上调,NOS活性增加(P<0.01),NO含量增加(P<0.01);相关分析表明,肌组织W/D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A组和L组,应用AG和L-Arg分别导致肌损伤(如肌组织W/D)减轻和加重。血清中NOS活性和NO含量变化大致与肌组织类似。结论挤压大鼠双后肢可诱导局部肌组织eNOS和iNOS蛋白表达上调,NOS活性增加,NO生成增多;NO生成增多介导了局部肌组织继发性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性椎间盘突出时间与CT值改变的相关性
    杨永;刘大荒;
    2006, 0(4): 268-270. 
    摘要 ( 2134 )  
    目的探讨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发生时间与CT值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198例自伤性椎间盘突出疝出部髓核CT值(表示为A)和未疝出部髓核CT值(表示为B)进行测量,计算出二者的差值(即判定参数),分析判定参数与椎间盘突出时间的关系。结果判定参数与椎间盘突出时间具有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判定参数在-12~-40HU之间,平均为-25.8HU(AB)时,椎间盘突出时间在6至12个月;判定参数在37~289HU之间,平均为96.1HU(A>B)时,椎间盘突出时间在12个月以上。结论根据判定参数可判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大体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北方汉族和南方黎族RHCE基因分型
    孙志刚;丁梅;王保捷;黄洪武;
    2006, 0(4): 271-274. 
    摘要 ( 2101 )  
    目的建立应用PCR技术进行RHCE基因分型的方法。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技术(PCR-SSP)检测200例中国北方汉族、南方黎族个体的RHCE基因型,同时对5例亲子鉴定样品进行检测。结果2个民族个体RHCE基因分型结果与血清学分型结果完全一致;其中中国北方汉族RH基因型频率分布为RHCCEE1例,RHCCEe3例,RHCCee88例,RHCcEE4例,RHCcEe20例,RHCcee54例,RHccEE1例,RHccEe22例,RHccee7例;中国南方黎族RH基因型频率分布为RHCCEE2例,RHCCEe2例,RHCCee106例,RHCcEE7例,RHCcEe62例,RHCcee10例,RHccEE3例,RHccEe8例。亲子鉴定样品RHCE基因型检测结果与13个STR位点联合鉴定结论一致。结论PCR-SSP技术能准确判断中国北方汉族和南方黎族个体的RHCE基因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AS-PCR引物对ABO基因分型的影响
    王新杰;刁立江;冯建忠;吕桂平;
    2006, 0(4): 275-276. 
    摘要 ( 2222 )  
    目的通过改进AS-PCR引物,提高ABO基因型分型正确率。方法把引物P13′末端第5位碱基由G改为C,其分型图谱与改进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进AS-PCR引物后,OO型非特异产物减少,避免了将OO型误判为AO型。结论引物P13′末端第5位碱基由G改为C后,可有效防止OO型被误判为AO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怒族X染色体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
    高树辉;乔可;李生斌;
    2006, 0(4): 277-280. 
    摘要 ( 1957 )  
    目的以云南怒族无关个体为研究对象,调查怒族群体DXS6804、DXS6799、DXS8378、DXS7130、DXS7132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建立群体遗传数据库。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的方法,检测100名云南怒族个体X染色体上5个STR基因座的重复序列长度变化。结果云南怒族群体5个STR基因座具有遗传多态性,χ2检验表明多态性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结论云南怒族群体DXS6804、DXS6799、DXS8378、DXS7130和DXS7132基因座,可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亲子鉴定等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法行医经产妇羊水栓塞死亡1例
    陆中苏;
    2006, 0(4): 280-280. 
    摘要 ( 136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亲案亲权鉴定结果判定策略
    朱运良;黄艳梅;伍新尧;
    2006, 0(4): 281-284. 
    摘要 ( 1715 )  
    目的探讨用STR基因座进行单亲鉴定出现矛盾基因座时下结论的策略。方法根据基因频率和遗传规律,推导单亲案亲权鉴定时的非父排除率。根据平均单亲非父排除率和平均突变率,用二项分布公式分别计算出现不同数目矛盾基因座时真父和假父的概率和似然率(亲权指数)。结果对STR共显性基因座,其单亲非父排除率的计算公式为:PEM=∑i=n1pi2(1-pi)2+∑i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残式自杀1例
    吴泽;孙丞辉;徐跃灵君;
    2006, 0(4): 284-284. 
    摘要 ( 14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莨菪碱的GC/MS检验
    褚建新;谢瑜;卓晓聪;
    2006, 0(4): 285-287. 
    摘要 ( 2012 )  
    目的用气质联用方法分离定性案件检材中微量的东莨菪碱成分。方法以液-液萃取法提取分离,用CP5860(CP-sil8CB)毛细管拄(30m×0.25mm×0.33!m),并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东莨菪碱。结果可检出检材中微量东莨菪碱,色谱分离良好。结论以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东莨菪碱方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误诊为晶状体脱位鉴定1例
    吕红;胡斌喡;黄莉娜;
    2006, 0(4): 287-287. 
    摘要 ( 1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中的运用
    黄富银;蔡伟雄;张钦廷;汤涛;吴家声;汪建君;
    2006, 0(4): 288-290. 
    摘要 ( 2113 )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犯罪案件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1.16±4.17、25.87±5.43、29.35±4.60;量表共18个条目均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154至0.590不等;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能解释68.485%变异。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犯罪案件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汉族人群11个Y-STR基因座单倍型分布频率
    张晓红;吴微微;唐建新;钱光立;张小明;
    2006, 0(4): 291-294. 
    摘要 ( 13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骨化尸体枪弹创认定1例
    姜德志;韩继召;孙坤伟;许慧川;
    2006, 0(4): 294-294. 
    摘要 ( 14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伤性脑梗塞法医学鉴定55例分析
    石恩林;
    2006, 0(4): 295-296+. 
    摘要 ( 1957 )  
    通过对近5年来55例外伤性脑梗塞法医学鉴定案例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颅脑外伤与梗塞的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摩托车防盗锁致伤分析
    王晟明;张立雄;莫传莹;竞花兰;成建定;
    2006, 0(4): 297-298+. 
    摘要 ( 1986 )  
    使用摩托车防盗锁伤害人身的案件近来较为多见。本文通过对28例摩托车防盗锁致伤的法医学检验资料的分析,仔细询问伤者,确认致伤过程,详细分析其损伤形态及形成机理,以期总结摩托车防盗锁的致伤特点,为通过形态学推断摩托车防盗锁致伤及其过程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颅脑外伤后假性癫痫的法医学鉴定
    谢英;易旭夫;陈晓刚;林霞;郭少峰;王青;
    2006, 0(4): 299-300+. 
    摘要 ( 1699 )  
    通过对2例颅脑外伤后假性癫痫的法医鉴定案例的分析,总结假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外伤后假性癫痫发作与外伤性癫痫发作的鉴别要点。其法医学鉴定应结合颅脑外伤的程度、部位、颅内有无后遗病灶及临床发作特点等综合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胃内容物排空延缓5例分析
    姚小亮;丁轩坤;
    2006, 0(4): 301-302. 
    摘要 ( 1989 )  
    根据胃排空的情况进行死亡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学常用方法,但有时会出现一定的误差,本文对5例胃排空显著延缓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提高其准确性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海地区干尸形成的条件及机理
    张文龙;卢嘉平;闫建军;
    2006, 0(4): 303-304. 
    摘要 ( 1983 )  
    运用常规的尸体检验方法对干尸进行检验,根据季节、现场、尸体保存方法等探讨干尸形成的条件和机理。发现在上海温暖潮湿南方地区,干尸形成多见于气温较低、环境干燥季节,死亡前多有脱水和绝食经历,且伴有翻动尸体及通风等人为干预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给药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7例法医学分析
    鲁平;包朝胜;王立新;
    2006, 0(4): 305-306. 
    摘要 ( 2025 )  
    分析了1996 ̄2005年间某地区因静脉给药引起过敏性休克死亡并经尸体检验的27例案件,结果显示静脉给药引起过敏性休克以速发型为主,个体诊所和非法行医者处多见,抗生素类和非抗生素类药物均可引起,部分尸体检验可不检见明确病变,说明过敏性休克的法医学鉴定应综合临床用药、临床表现以及尸体检验结果等各种因素全面综合分析判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足踢会阴部致包皮系带断裂1例
    郭晓伟;史立辉;
    2006, 0(4): 306-306. 
    摘要 ( 14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医人类学在模拟画像中的作用
    徐志标;
    2006, 0(4): 307-308. 
    摘要 ( 1816 )  
    模拟画像技术在近年来刑事案件侦破中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法医人类学与之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种族、地域、体型、骨骼形态与相貌之间的关系,分析讨论了法医人类学知识在模拟画像中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盆损伤鉴定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选择探讨
    戴丽英;洪翔;包朝胜;
    2006, 0(4): 311-312+. 
    摘要 ( 1972 )  
    目的通过研究骨盆结构和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盆损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提出建议。方法研究数例法医学鉴定中骨盆损伤的案例,结合骨盆环的生物力学和骨盆损伤分型,并对X线透视、X线摄片检查、CT等检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四个骨盆损伤案例都是多发损伤,通过X线和CT检查均能满意地确认。结论结合骨盆致伤方式和生物力学,注意被鉴定人是否存在多发伤,来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正确评价骨盆损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中丙泊酚的GC-MS分析
    朱友江;丁轩坤;
    2006, 0(4): 313-314. 
    摘要 ( 2000 )  
    目的应用气质联用仪(GC-MS),建立快速、灵敏地分析血液中丙泊酚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血液1mL,加入内标,采用液液提取方法处理,GC-MS选择离子(SIM)模式测定。结果在0.1~10μ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31,最低检测限(LOD)为0.05μg/m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满足法庭毒物分析和临床毒物分析的需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心室外伤性室壁瘤破裂死亡1例
    张益鹄;明乐义;
    2006, 0(4): 315-315. 
    摘要 ( 15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闭合性腹部外伤后黄体破裂1例
    王飞翔;张玲莉;王爱枫;郭春来;王月宁;
    2006, 0(4): 315-316. 
    摘要 ( 12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绑缚后窒息自杀1例
    徐跃灵君;沈家健;
    2006, 0(4): 316-317. 
    摘要 ( 12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期内形成较完整尸蜡2例
    董利民;马开军;郭建书;
    2006, 0(4): 317-318. 
    摘要 ( 14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杀人后用两种方式自杀1例
    孙丞辉;吴泽;徐跃灵君;
    2006, 0(4): 318-319. 
    摘要 ( 14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性窒息疑为他杀1例
    但英;唐杰;
    2006, 0(4): 319-320. 
    摘要 ( 1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距离射击致颅内盲管枪弹创1例
    林中圣;闫建军;
    2006, 0(4): 320-321. 
    摘要 ( 14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下肢大面积外伤后立位悬吊致体位性循环衰竭死亡1例
    高贵山;于晓军;徐小虎;
    2006, 0(4): 321-321+323. 
    摘要 ( 14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合并胰腺炎医疗纠纷鉴定1例
    范利华;程亦斌;朱广友;
    2006, 0(4): 322-323. 
    摘要 ( 13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若干条文的理解与适用(第四讲 颈部损伤)
    夏文涛;范利华;程亦斌;朱广友;
    2006, 0(4): 324-325. 
    摘要 ( 12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